「喜夜2」上,李诞对他们的偏袒其实很明显
更新时间:2025-10-04 13:15 浏览量:1
《喜人奇妙夜2》第二期(上)有4个作品。
闲话之后再叙。这期整体质量挺好,我个人喜爱度排名依次是:《开学第一天》《真假美猴王》《老人与狗》《新默剧》。
《开学第一天》,从直觉上判断,我忍不住笑了几次,譬如,开篇,杨雨光表明身份,他是一个学生,这种反差感,让我忍俊不禁;譬如,杨雨光答应明年6月8日参加老同学的答辩,老师泼冷水,他参加不了,那天他要参加高考,杨雨光坚定地说,他还差那一年嘛。
从所谓技巧上来说,《开学第一天》的「无厘头」相较于《技能五子棋》更「落地」一些。《开学第一天》的「无厘头」有「逻辑」,且与「现实」有切入点。
它的「逻辑」在于「老师与学生」、「父与子」之间的「身份错位」,「逻辑」很清晰,而且,这种错位产生的行为,又能在「现实」中找到对应的行为,杨雨光的老成,儿子对父亲的期待与鞭策,都是从具体生活行为中变体而来,你能想象到具体的场景,如此,这种「无厘头」不至于「漂浮」,观众有进入作品的「切入点」。
譬如,「你原生家庭的框架已经跳出东亚」,「安静,你们不学别人还学呢」,这些熟悉的话语以及场景,都能将观众拉入到一个具体的想象中。
因此,相较《技能五子棋》,我更喜欢《开学第一天》。
《真假美猴王》,它属于「标准喜夜式喜剧」,这类喜剧比「标准晚会式喜剧」更高明一些,笑点更密集、更怪,底更大,可谓「升级版」。
另外,这类喜剧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采用「人海战术」,一大波群演依次登场,每个配角也都能带来出彩点。
热闹,其实也是一个很容易「蛊惑」观众的元素。
《真假美猴王》也不是有多好,我之所以把它排第二,是因为它真的太全面。当然,缺点是,没有特别突出的点。
后面两个作品,不是不好,而是总有一些点不如《真假美猴王》。
单从这一期看,《真假美猴王》不错,但拉长来看,这类公式化、并且大概率能取得高票的作品,是不是会阻碍该节目的创新呢?
《老人与狗》,也有点儿偏「无厘头」,一条狗,竟然能像「人」一样,由此衍生的笑点,整体来说,还不错。
缺点,一是,负责吐槽的演员,总感觉「吐槽力度」不够,表演上差点儿意思;
二是,作品的「底」没有想好,以「煽情」糊弄过去,我不是说「煽情」就不好,这个作品前面的「喜」够了,「悲」一点儿也情有可原,但是,它们没有解释,那条狗怎么突然就不见了,只是以「煽情」强行掩盖如何收尾的问题。
《新默剧》,在「创新度」上可以,很「怪」,但这个「怪」似乎没有「怪」在大部分观众可以接受的「点」上。
「默剧有声音」,有点儿意思,但不多。
就是这么难啊,光「怪」就是不行,想让人笑,还得「怪」得好笑。
《新默剧》在「怪」之外,「笑点」设置不够密集,而且,一直围绕「解说肢体动作」做「笑点」,相对单一,中间有些冗长和平缓。
此外,助演的戏份比主演要多,女主角summer的戏份太少了。
其实,水王的作品,已经比在《喜剧大会》上更「通俗」,至少能看懂了,没那么「私人化」了。
单就这一期来说,《新默剧》差点儿意思,但是拉长看,节目需要很多「新点子」。
再说闲话。
《新默剧》的演员,水王、summer,包括助演王继续、李昕季晔,其实都来自于《喜剧大会》。
《喜剧大会》我是整季看完,它整体水平比《喜人奇妙夜》低一个档次,李诞是节目策划人,由于某些不可抗因素,李诞在《喜剧大会》的镜头全删。
李诞对水王、王继续等人,是有些「偏袒」的,这些人大概率也是李诞推荐到「喜夜」来的。
不过,李诞偏袒用处或许不大,还得看观众投票吧。
以上,就说这些吧,我是桃花岛浪人,全文完。纯属闲聊,请勿以我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