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喜剧院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歌剧话剧

沪上喜剧界的老宝贝走了 他曾承包几代人的欢乐!

更新时间:2025-07-10 15:46  浏览量:1

“他走了,可那些笑声还在老上海的弄堂里回荡。”今天,一则悲痛的消息在上海文艺圈传开:著名滑稽表演艺术家谭义存,于5月6日20时21分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享年90岁 。这个名字,或许对年轻一代稍显陌生,但在老上海人的记忆里,他是那个能让全家围坐在电视机前,笑得前仰后合的喜剧大师。

生于1935年的谭义存,一生与舞台结缘 。早年间,他活跃在上海市教工艺术团评弹队、黄浦区文化馆曲艺队,在评弹、独脚戏、小品等舞台上,都留下了他的身影 。1986年,他凭借独脚戏《酒迷歌星》在江南滑稽邀请汇演中斩获演出奖,那独特的表演风格,不温不火却又充满幽默,尤其是他作为“下手”时的默契配合,总能恰到好处地逗笑观众 。1994年,他又在江浙沪获奖滑稽明星荣誉演出里,凭借《靠演员》获得荣誉证书,在滑稽界崭露头角 。

上世纪90年代后期,上海的滑稽戏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电视情景剧的兴起 。1996年,第一部反映滑稽艺人命运及滑稽艺术发展历史的电视轻喜剧《滑稽春秋》开机,谭义存与姚慕双、周柏春等滑稽界前辈们一起,不计报酬、积极参演 。他们的付出,为这部剧注入了灵魂,也让更多人了解到滑稽艺术背后的故事 。

1998年,对谭义存来说是意义非凡的一年 。这一年,他走进了观众最熟悉的两部情景喜剧——《老娘舅》和《开心公寓》 。在《老娘舅》里,他饰演的外公,和韩玉敏饰演的外婆,成了观众眼中最亲切的长辈 。剧中,他操着一口地道的上海话,和家人邻里间的日常拌嘴、逗趣,那些家长里短的故事,充满了浓浓的生活气息,让观众仿佛看到了自己的生活 。比如有一集,外公为了给外孙买限量版的玩具,和邻居在商店门口“斗智斗勇”,那夸张又真实的表演,让人忍俊不禁 。而在《开心公寓》里,他同样用精彩的表演,为观众带来了无数欢乐 。

同年,有线戏剧频道的《七彩哈哈镜》栏目改版,谭义存与王辉荃、毛猛达一起,成为“哈哈编辑部”的一员 。这档节目没有完整剧本,全靠演员即兴发挥 。谭义存饰演的阿谭,冷静又爱耍小聪明,和毛猛达、王辉荃配合默契 。他们一会儿演独脚戏,一会儿搞即兴采访,形式多样,打破了室内喜剧的传统模式 。有一次现场录制,毛猛达忘词了,谭义存立马接梗,用幽默的语言化解了尴尬,还让观众笑得更欢了 。

2004年,《头面人物》的舞台和荧幕上,谭义存再次塑造经典,饰演老理发师杨师傅 。这部剧通过杨师傅的一生,折射出上海的时代变迁 。谭义存把杨师傅的沧桑、善良和坚守,演绎得淋漓尽致 。他为顾客理发时的专注,和对徒弟的谆谆教导,都让观众看到了老一辈手艺人的精神 。

2005年,在《红茶坊》里,谭义存又化身老茶客 。新设的“三道茶”环节,他妙语连珠,和其他演员一起,谈社会话题、讲夫妻趣事、聊文化历史 。他的加入,让这部剧既有生活的烟火气,又多了几分文化底蕴 。

2006年,谭义存和老搭档俞荣康受邀登上央视舞台,表演海派滑稽 。《滑稽交谊舞》《滑稽弹唱》在央视播出,让海派滑稽走向了全国观众的视野 。2007年,他主演的滑稽戏《手机“007”》在美琪大戏院上演,这部剧融入了街舞、选秀等新元素,为传统滑稽戏注入了新活力 。

2011年,在《陈云的故事——凌云出岫》中,曾是评弹队成员的谭义存,作为特邀演员参与“银元之战” 。他对评弹艺术的热爱和钻研,在这部剧中也有所体现 。

告别舞台后,谭义存依然心系海派喜剧的发展 。他曾说:“演戏虽辛苦,但苦得其所,乐在其中 。”他的乐观和豁达,也感染着身边的人 。如今,他离开了,但他留下的那些作品,依然在电视上、网络上不断播放,成为几代上海人共同的回忆 。

得知谭义存离世的消息,网友们纷纷留言缅怀 。有人说:“小时候看《老娘舅》,就盼着外公出场,他一开口,全家都笑了 。”还有人感慨:“上海滑稽界的老克勒走了,但他的笑声会一直陪着我们 。”

谭义存的一生,是为喜剧艺术奉献的一生 。他用幽默和才华,为观众带来了无尽欢乐 。在这个充满欢笑与回忆的艺术世界里,他是一颗璀璨的明星,如今虽已陨落,但光芒永远闪耀 。愿“老谭”一路走好,在另一个世界,继续他的喜剧人生 。

场馆介绍
北京喜剧院隶属东方(北京)国际文化艺术中心有限公司,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东二环东四十条桥西南角,地处朝阳门商务中心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四通八达,距地铁东四十条站仅200米,距地铁朝阳门站仅300米。北京喜...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朝阳门北大街11号
乘地铁:地铁2号线东四十条站下车,D(西南)口出站,南行100米即到。乘公交路线:特2、特
北京喜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