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轻喜剧(2025-30)隐讳地提醒
更新时间:2025-02-26 13:00 浏览量:11
声明:本文为我是入叶见微凉的原创作品。禁止搬运抄袭。
感谢大家的评论和点赞。
内容纯属虚构,人物皆为化名,如有雷同,请勿对号入座。
老叔走了,婆婆的心情又好起来了。
二姑突然想起婆婆说的话,忙问道:“三嫂,大过年的我大侄出去给谁买药啊?”
婆婆:给我买。
二姑:你咋的了?我看你挺好的呀。
婆婆:初一晚上我就病了。
老公:妈,你别扯了,初一晚上你们打扑克,那让你嗷嗷的,房盖都差点顶开了,那还是病了?你要是没病的话,咱家房盖是不是早就没有啦?
婆婆:我不是说那会儿,晚上睡觉的时候,我就感觉身上有几块肉皮疼。
二姑:是不是感冒了?
婆婆:说不好。你要说感冒吧,也不流鼻涕,也不咳嗽,就是肉皮疼。儿媳妇也说我可能是感冒了,这不他们就去给我买药。道不好走,差点都掉沟里了。
二姑:这道尽量别出门,我今天坐车来也紧张啊!
老公:你要说道不好吧,确实不好,有车辙子印,开上去就打滑了。但是道上还遇到两个开三轮车的,开的老快了,啥事没有!
二姑:那三轮车轻快不容易打滑啊?
老公:不应该是越沉越稳当吗?
婆婆咳嗽两声,说道:“哎,不说的我病了的事吗?你俩这你一句我一句的在研究啥呀?
二姑:啊,对,对对。三嫂啊,按感冒治的呀?
婆婆:不知道,整回来一堆药。吃完把我胃刺激的呀,躺在炕上直哼哼。
老公:甭管哼不哼哼,你就说你病好没好?
婆婆:是强了,一阵阵的,但是我考虑了我这个恐怕不是感冒。
老公:那是啥呀?
婆婆:我感觉不对劲,有点邪性。
二姑:你说说,咋不对劲的?
婆婆:就肉皮疼,还不是哪块都疼。我就想啊,是不是......
微凉一听婆婆又开始要整鬼呀神呀那一套说辞了,赶紧说道:“妈,别搞封建迷信那一套。生病了该吃药就吃药,该去医院去医院,别想歪门邪道。”
二姑:三嫂,你觉得邪性,想找人给看看呐?
公公:找人看能行吗?你三嫂最邪性,得找仙儿给看。
二姑:我听说过一个仙儿,据说看的老准了,会调理,一调一个不吱声儿。
公公:要真能把你三嫂调成不吱声,那可挺好。
老公:爸,你咋那么狠心呢?非得不吱声啊?能调成小声就行。
二姑:你俩胡说八道啥呢?你以为仙儿是干啥的?调音量啊?
婆婆:你真认识仙儿啊?
二姑:我不认识,我就是听别人说的。邻村有个张仙人看的挺准。
公公:啥样人啊?没听说呀!
二姑比比划划地说:“瘦的像个麻杆,头扎个小揪儿,他有特点,眼睛挺仙儿,一个站岗,一个放哨,不往一块儿看。”
婆婆:哎呀妈呀,你说张瞎子呀?
二姑:好像是有这个外号。
婆婆:他会看个屁呀!以前叫张瞎子,也叫张大忽悠,现在咋的改名了?
二姑:改了,现在叫张仙人。
婆婆:得了吧,他就是个大骗子。你找他看过呀?他收你钱了?
二姑:我没有。
婆婆:他要收你钱了,你别悄咪咪地不敢说。那就是个骗子,你要是花钱了,我去给你要回来。
二姑:这玩意还能要回来呀?
公公:那也得分是谁,你三嫂无所不能,专治张大忽悠。
二姑笑道:“三嫂啊,你用什么招把仙儿都给治住了?”
老公抢先一句:“狮吼功。“
二姑:我是听别人说的,没去过。我就一个人过,有啥可看的。
老公:那人就是个骗子,别相信这些事,别听我妈胡吹乱跑,她应该就是感冒了,年前这茬子感冒造多少啊!她去赶集,倒是戴个口罩,鼻子还在外边露着,顶什么用?十有八九就是让人传染了。
婆婆:传染什么?
老公:感冒呗。
婆婆:我也没有感冒症状啊!
微凉:你说的肉皮疼,这也是感冒症状之一。
婆婆:我咋那么不信呢?
老公:你要不信的话,那药你别吃啊!药都快让你吃了了,病也好了,一整就躺那哼哼,啥也不干。
婆婆:咋的?叫你媳妇干点活你难受啊?
老公:不难受,应该的,你继续装病吧!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再说回小海那边。丈母娘自以为憋了个大招,演一出苦情戏为女儿力挽狂澜,没想到半路杀出个程咬金。那个在她眼里不足畏惧,没有颜值,没有脑瓜,只会哭天抹泪的大姑姐跳出来了,扔出个杀手锏,直接导致自己功亏一篑。
这次的败仗,丈母娘是要吸取教训的。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她就是不够了解大姑姐的底细,误打误撞闯进了大姑姐最擅长的领域。她以为面对的是大姑姐,却忽视了大姑姐背后的兄弟媳妇,更想不到的是兄弟媳妇背后还有无数热心又聪慧的网友支招,她不输,谁输呢?当然输的也不冤,毕竟集体力量大呀!
回去的路上,车里三个人,却安静的只有发动机的声音。把丈母娘和小灵送到楼下,小海回了自己家。从母亲去世以后,海哥每天忙着开店挣钱,很少有时间陪伴小海,但在物质生活上,海哥几乎满足了小海所有的要求。这次海哥直接开口说不会再给他一分钱,小海心里非常震惊。曾经以自己为中心,围着自己团团转的父亲变了,小海自然把一切的罪过都推到了大姑姐身上。小海在家里一直等到天黑,海哥也没有回来。他明白父亲是在躲着自己,他的心情糟糕到极点。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海哥不想看见小海,就大姑姐就住在老太太家里。初四海哥和大姑姐又回了娘家,因为微凉和小宝快回城了。
从大姑姐说海哥放话再不给小海钱的时候,微凉隐隐就有些担心。这些年,小海在经济方面一直是富足的,现在他要开始攒钱买房,买车,还得养着爱享受的丈母娘,他的钱肯定不够。现在只要打开手机到处都是借贷广告,万一他陷入了网贷漩涡,可就麻烦了。海哥总不能看着亲儿子背负巨债不管吧。当然这个担心也可能是多余的,小灵如果真心想跟小海在一起过日子,自然不可能允许小海陷入泥潭。
看着正在和小宝组装玩具的海哥,微凉心里琢磨着怎样找个机会提醒一下。
午饭后老灵通来了,一进门就嗷嗷:“三哥啊,我这有个挣钱的道儿,第一个就先想到你了。”
话音刚落,他就看见了坐在炕上的二姑,高兴地差点就扑上来了:“他二姑,你啥时候回来的呀?”
二姑:昨天。
老灵通:三哥告没告诉你,我来找过你呀?
公公:没说。
老灵通:三哥你也是,你咋不告诉她我来找她了呢?
二姑:三哥知道我最烦你。你先说你的正事吧,又给我三哥挖个什么坑?
老灵通:啊?挖坑?要埋啥呀?
二姑:埋你!
老公:叔,你刚刚不说有个挣钱的好事,第一个想到我爸了吗?啥事儿啊?
老灵通:哎呀,对,对对。三哥,有人找我联系抬钱。(所谓抬钱是民间的一种借贷行为,给的利息会比银行高一些。)
公公:谁要抬钱?
老灵通:说了你也不认识,反正是靠谱的。人家家大业大,不差钱。
公公:不差钱,怎么还出来抬钱呢?
老灵通:周转,流通,做买卖的钱不是定住了,左手倒右手,上倒下倒,说了你也不懂。你钱搁手里拿着干啥呀?
公公:没在手里,存银行了。
老灵通:存银行利息不两个钱,抬出去多挣点利息。
婆婆:他说什么?抬钱呐?
老灵通:嗯呐,抬钱。
婆婆:你有钱往外抬吗?
老灵通:我没有,你不有吗?
婆婆:啊?你上俺家来,叫俺们往外抬钱呐?
老灵通:嗯呐,利息给的高。
婆婆:得了吧,利息高有啥用?本钱要不回来呀?
老灵通:我给你找的这个人肯定准齐。
婆婆:谁是担保人呢?
老灵通:我担保,你就放心吧。
婆婆都气笑了:”放心?谁放心你呀?你担保?你屁都没有,你拿啥担保啊?
老灵通:你看你,咱们认识这些年,你还信不过我呀?
婆婆:谁敢信你?当初借你点钱,我跟着要了多长时间才把本钱给要回来,利息都不敢想。俺们不往外抬钱,就放银行里,安全。
老灵通又看向公公,婆婆说道:“你看他有用啊?他兜里顶多有五毛钱,抬给你吧,俺们本钱利息都不要。”
老灵通想了想又说:“我和他们关系都好不错的,就想抬点钱找我帮忙,要不然这样吧,三哥,你跟我一块整,我负责联系人,你就露个脸,给做个担保,你在村里那说话绝对好使。人家是大老板,都讲究,肯定不能让咱白忙乎,到时候好处咱俩对半分。”
老灵通这话一出,海哥没忍住都笑出声了。
微凉:叔啊,你让我爸做担保人,到时候人家不还钱了,你啥事没有,我爸承担连带责任,替人还账。你可真是个大聪明啊!我爸再傻,再笨,你挖这明晃晃的大坑,他也不能往里跳呀!
老灵通:主要是这个人钱准齐。
婆婆给大姑姐递个眼色,示意她把扫炕刷子扔给自己。大姑姐没明白,反问道:“炕都扫了,你咋还要扫啊?”
老灵通见婆婆要刷子了,赶紧站起来,快步出了门。难怪他能叫老灵通,反应就是快,婆婆拿到刷子肯定得扔过来砸他。
微凉对公公说:“爸,老灵通不管怎么找你,许诺再多好处,担保这事绝对不能做。”
二姑:没事,现在找担保啊,得两口俩都同意才行,我三嫂绝对不带给他脸的。
公公:你们当我傻呀!我能同意吗?
微凉:不是我们当你傻,是老灵通一直当你傻。
二姑:对,你还一直把他当个宝。
公公:他是又缺钱了。
海哥:这年头可不能往外借钱,借出去容易,想往回要就难了。不要吧,人家不还。要吧,可能就翻脸了。借钱出去就等于结了仇‘,除非你借出去就不打算要。
大姑姐:他要用钱,怎么不上银行去贷款呢?现在贷款多容易啊,钱下的还快。
微凉:有可能是借的太多了,征信出问题了,银行不给贷了。
大姑姐:贷款的道老多了,我看广告上说......
微凉一听妥了,话茬递过来了,赶紧接道:“对呀,现在贷款平台可多了。有的都不用面签,搁网上就贷了。新闻经常报,有些人各种网贷,利息又高,还不上,年纪轻轻就背一身巨债。
公公:年轻人贷款干啥呀?做买卖啊?
微凉:念书的时候都花父母钱,大手大脚习惯了,等到自己工作挣钱了,父母不再给钱供着了。他们又习惯多花钱,自己又挣不了那么多钱,有时候就容易动了贷点款先花着的念头,就算是超前消费吧。结果利滚利就还不上了,拆东墙补西墙,越借越多。有些人借网贷呀,感觉都跟赌博似的,就像上瘾了一样。
公公:还不上咋整?
微凉:年纪轻轻的背个几十万上百万的外债,没有办法就得家里帮着还,那可真就毁了。
说到这里的时候微凉假装不经意地看了一眼海哥,没想到正迎上了海哥若有所思的目光。微凉暗想:海哥是聪明人,应该是明白自己的提醒了。
(经常看到评论区有人催我二更或多更,我的担忧前面已经说过好几次了。我现在写得长很多了,也算是一种变相多更啦!感谢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