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品之王”赵本山的淡出,是整个喜剧界的悲哀和损失
更新时间:2025-04-17 23:33 浏览量:6
“小品教育不了人!”
2013年,赵本山留下了这句掷地有声的话之后,就宣布退出春晚。
从此以后,观众们再也无法在春晚的舞台之上,伴着赵本山的小品吃年夜饭。
随着赵本山的淡出,春晚的语言类节目也越发变得寡淡。
或许,赵本山的离开,才是春晚节目组乃至整个喜剧界的最大损失。
1957年,赵本山出生在辽宁铁岭的一个十分贫困的家庭当中。
他不是孤儿,却胜似孤儿。母亲在她年幼的时候积劳成疾患上了肺结核,最终离开了人世。
之后,他的父亲也因为悲痛离开了伤心地,将年幼的赵本山,抛给了爷爷和二叔。
随着赵本山长大,他的爷爷在他七岁那一年,也撒手人寰了。
至此,赵本山便只能跟着自己的盲人二叔,讨生活。
他的二叔是个光棍,因为眼盲的原因,终身未娶。正是因为这样,他把赵本山当成了自己唯一的孩子。
只是,一个盲人又如何能够给孩子创造更好的生活呢。
唯一幸运的就是,二叔虽然是个盲人,但是却精通音律,特别擅长曲艺表演。
也是在二叔的影响之下,赵本山在很小的时候就对曲艺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且将它作为了自己将来讨生活的手艺。
终于赵本山等到了自己17岁的那一年。他成功地进入了铁岭艺术团,成为了一个民间艺人。
他的曲艺水平很高,虽然很多人认为他的表演难登大雅之堂,但是在当地却一度火出了圈儿。
即使名气越来越大,赵本山的收入却依旧十分微薄,能够勉强维持温饱,就已经难上加难了。
这样的情况下,赵本山自然很难结婚。一直到遇见了同样无父无母的前妻葛淑珍,赵本山才算真正的拥有了自己的家。
葛淑珍没什么文化,和赵本山结婚也不是基于什么感情基础,不过就是互相依靠罢了。
但是她对于赵本山的梦想和追求却十分的支持,把家里打理的井井有条,不要赵本山费一点的心。
也是因为有她的存在,赵本山将自己百分之百的精力全部都投入到了艺术创作当中。
他也终于在1982年的时候,成功地进入了铁岭剧团,真正完成了事业上的再进一步。
那个时候的赵本山,最拿手的作品就是《摔三弦》。
爸爸剧本里的盲人表现得活灵活现,在当地得到了观众的广泛认可。
也是凭借着这部作品,赵本山找到了自己第一个灵魂搭档,潘长江。
两人的配合十分默契,甚至还得到了文化厅领导的注意,也得到了前来铁岭表演的著名相声演员姜昆的欣赏。
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之下,赵本山努力了两年,终于亮相于春晚舞台,并且一炮成名。
1990年,赵本山首次登上春晚,凭借着小品《相亲》,人们记住了这个带着解放帽的搞笑大叔。
从此以后,帽子成了他的本体,带着东北口音的普通话,更是他的独家特色。
此后的赵本山发展得越来越好,尤其是在和宋丹丹搭档之后,事业更是发展的突飞猛进。
在两个人的共同努力之下,拿下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我最喜爱的春晚节目小品类奖,几乎都变成了探囊取物一般的简单。
也是从那时开始,每逢大年三十,人们总是要伴随着赵本山的小品,吃完那顿和乐融融的年夜饭。
在那些年里,要说观众们最期待的春晚节目,必然就是赵本山带来的小品。
而他每年的作品,几乎也是作为压轴出现的,春晚对他的重视,观众对他的期待,可见一斑。
但是, 十几年来没有缺席春晚的赵本山,在2012年的时候,却突然和观众失了约。
按照央视的官方说法,赵本山身体状态欠佳,所以才不得不缺席春晚。
但是转头,赵本山却带着自己的作品登上了辽宁春晚的舞台。
观众们看着在舞台上依然精神抖擞的赵本山,突然意识到事情似乎没有那么简单。
果不其然,很快赵本山就在2013年的时候正式宣布永远的退出春晚。
他虽然也说是因为自己年龄大,跟不上春晚的彩排节奏,但是明眼人都看得出,这是赵本山和当时的春晚导演哈文,发生了观念上的改变。
当初,哈文接受了春晚导演这个重任之后,便立志做出改革。
她想让春晚充满教育意义,哪怕是相声、小品这样的喜剧类节目,也必须要有崇高的立意。
但这显然并不符合赵本山的创作初衷,因此2012年的时候,赵本山带着自己的作品参加选拔,但是却都被哈文打了回来。
虽然春晚节目组想让赵本山再重新准备一个节目,但是曾经辛辛苦苦准备了一年的作品都被淘汰了,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赵本山又怎么可能创作出一个让自己满意的作品呢?
也是迫于这个原因,赵本山最终退出了2012年的春晚。
甚至到了2013年的时候,赵本山参与采访的时候明确表示,“小品教育不了人,人一年365天都在上课,又何必在大年三十的晚上,还要给人添堵呢?”
这句话掷地有声,赵本山认为,小品的最大作用,就是要逗别人笑。
但显然,这样的观念并没有得到哈文的认可,两人也因为观念的不合,无奈分道扬镳。
就这样,赵本山离开了春晚,甚至再也没有回来。
一直到今天,随着春晚语言类节目变得越发乏味,人们也念起了赵本山的好。
从哈文接手了春晚导演这个职务之后,她就一直在大刀阔斧地进行着真正意义上的改革。
她去除了所有在她看来低俗的作品,毙掉了所有教育价值低的作品,连带着,赵本山都选择离开春晚。
这样的改革,或许哈文确实是出于本心,出于好意,但却也让春晚的语言类小品,再也不搞笑了。
强行的大团圆,强行的包饺子,成为了人们吐槽的热点。
不合适的新人,让人讨厌的跨界,也成为了春晚年年被诟病的最大原因。
反观,赵本山离开春晚之后,并没有完全淡出人们的视野。
他一边经营着自己的艺术团,拍摄脍炙人口的作品,一边带着自己的徒弟,转战辽宁春晚。
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很多观众开始自发的认为,辽宁春晚的语言类节目,远比春晚要精彩得多。
或许是因为那个时候本山大叔依然活跃在荧屏上,因此很多人并没有觉得他在慢慢地离开。
但是随着这些年来本山大叔的年纪越来越大,头上的白发越来越多,身体也变得越来越差。
他开始越来越少的出现在人前,就连自己的主要工作,也由表演变成了带徒弟。
这个时候,观众们才突然发现,原来缺少了赵本山的春晚,是如此的让人感到不“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