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小镇,我竟看了5场话剧,还亲手摘了脐橙!这是“戏剧乌托邦”,还是过度包装的网红景点?
更新时间:2025-11-26 23:14 浏览量:2
你敢信吗?在江西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县城——会昌,我度过了一个比乌镇还有戏的周末。千年古镇,名人故居,一个以“戏剧”为灵魂的小镇。可当我兴奋地发朋友圈,有人留言:“真的假的?一个小县城搞戏剧小镇,不会是忽悠人的吧?”
说实话,去之前我也半信半疑。直到走进会昌戏剧小镇,看到老印刷厂改造的剧场里座无虚席,街头巷尾飘着赣南脐橙的香气,我才意识到:这里,可能是江西最被低估的文艺宝藏地。
一、 不止是看戏,更是一场沉浸式艺术疗愈
如果你以为来这里只是安静坐着看戏,那就错了。
“有戏”才是正经事
恰逢小镇的「ART脐橙艺术月」,我两天刷了3场话剧+1场脱口秀。赖声川导演的《蓝马》是重头戏——舞台上一匹巨大的蓝色布马在灯光下真的在奔跑,台下大人小孩都屏住呼吸。最让我触动的是这部剧探讨的是“找回创造力”,而在这个小镇,你确实能感受到艺术如何唤醒平凡生活。
更惊喜的是《这一夜,我们脱口说相声》,演员会突然跳下台递给你一个会昌脐橙:“来,这位老师您拿好,这就是我们今天的‘捧哏’!”全场笑翻。
我的感受:比起城市剧场正襟危坐的观演,这里的戏剧更像一场集体游戏。演员会在谢幕后留下来和观众聊角色,有个小女孩怯生生问:“蓝马会飞吗?”演员蹲下来看着她:“你相信的话,它此刻正在你梦里飞呢。”
二、 小镇漫步:旧厂房、老屋与脐橙香的碰撞
戏剧之外,小镇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片场。
必打卡点
老印刷厂剧场:红砖墙上还留着“为人民服务”的标语,内部却是现代剧场设备。历史与艺术的碰撞特别出片。
赖家老屋:改造成戏剧主题书屋,天井洒下的阳光里,我喝着橙汁读剧本,恍惚间像穿越到《暗恋桃花源》的片场。
脐橙工坊:能亲手制作脐橙酱,透明厨房里看着金黄果肉在锅里咕嘟冒泡,空气都是甜的。
我的感受:最动人的不是某个景点,而是一种“矛盾的美感”——一边是保留着岁月痕迹的老建筑,一边是先锋的戏剧海报;一边是村民坐在石阶上剥橙子,一边是年轻演员在广场即兴表演。这种新旧共生的状态,让艺术真正长在了土壤里。
三、 舌尖上的会昌:从私房菜到“可以喝的阳光”
美食实测
赖妈妈私房菜的粉蒸肉入口即化,底下垫着的芋头吸饱肉汁,比肉还香。
阿婆豆花的甜咸双拼,让我这个甜党与咸党之争的围观群众终于和解。
现摘脐橙堪称“可以喝的阳光”,果肉细腻无渣,甜中带一丝微酸。果农教我:挑脐橙要选“肚脐”小的,更甜。
四、 住宿与实用建议:如何获得最佳体验?
住宿:强烈推荐住小镇里的艺术家酒店。我住的房间推窗见竹,晚上还能听见隐约的排练声。比起“睡一觉”,这更像是戏剧体验的延伸。
行程建议
两天一夜经典路线:
Day1:午后到达→逛老厂房→看晚场《蓝马》→夜聊品橙
Day2:脐橙DIY→赖家老屋读书→看下午场脱口秀→返程
适合人群:文艺青年、亲子家庭、戏剧爱好者
避坑提示:艺术月期间票务紧张,一定提前在公众号预订;非艺术季来内容会减少,建议关注活动期。
离开时我一直在想——为什么这样一个偏远小镇能做出如此鲜活的戏剧生态?
或许答案就藏在那个午后:当我坐在老屋门槛上,看本地孩子和外来的演员一起即兴编故事,他们用带口音的普通话念着台词,手里的脐橙在阳光下像一个个小太阳。艺术从来不需要高高在上,它可以生长在任何愿意相信奇迹的土地上。
厌倦了千篇一律的古镇,不如来会昌戏剧小镇看看。这里没有完美的商业化,却有真实的温度;没有顶级流量,却有一群人在认真造梦。
你会给这样的地方一个机会吗?或许它给你的,远不止一场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