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喜剧院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歌剧话剧

2025若失去《哪吒2》,电影市场将会怎样?

更新时间:2025-11-18 11:03  浏览量:1

近日,在金鸡·鼓浪屿论坛上,中国电影家协会联合大麦娱乐灯塔研究院共同发布《2025中国电影市场及观众变化趋势报告》(下称《报告》)。

虽然《报告》里的数据只能统计到今年11月初,趋势对比也大都取了往年同期,但详实的内容和多维度的数据,已足够彰显出近年来中国电影市场和观众行为的诸多变化。

如果我们进一步关联具体案例、行业体感、发散思维,便能从这些统计数据中,解读出更多有价值的深藏信息。

01

电影市场最宏观的数据,当属年度总票房和总人次。

如果只看这两个数据,很容易得出中国电影市场回暖的结论。毕竟它们都超过了去年。

不过大家并不会有这种回暖的体感,因为我们都知道类似《哪吒之魔童闹海》般的百亿爆款,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哪吒之魔童闹海》的观众里,有19%属于拉新(从未在淘票票购票),有32%属于召回(过去一年未在淘票票购票)。

这超半数的观众,明年都有可能直接流失掉。

直接跳跃到《报告》的第二部分,还会看到人均观影频次已经连续三年下降

年内只观影1次的观众占比,达到了十年内最高的61%。2-5次的中频观众则降到了十年内最低的34%。

这让我们不得不直面一个现实困境——我国现有银幕数严重供大于需。

在2015年前后,电影市场火爆,年度票房屡创新高,人均观影频次超过了3。那段时间,业界普遍认为限制中国成为世界第一电影大国的,只剩银幕总数。

然而,当银幕数真的成为世界第一后,不升反降的人均观影频次,把很多影院推向了倒闭关店的边缘。

前两年的《一闪一闪亮星星》和今年的《鬼灭之刃:无限城篇 第一章 猗窝座再袭》(下文简称《无限城篇 第一章》)都出现了奇怪的观影体感——同一时间段不同的影院或场次,上座率会天差地别。

它们都是上映之前就被广泛看好的IP,每家影院都给足排片。可是,地段好、硬件条件好、有特殊活动的影院或场次,现场火爆,上座率至少六七成;而地段差、硬件条件差、无特殊活动的影院或场次,上座寥寥,甚至会有空场。

平均下来的全国上座率,并不显高。

以我所住的小区为定位点,周围2km范围内的影院数,竟然多达7家。当影院如此密集的时候,竞争力差的就算盼到爆款也只是喝个汤。

全国超过1.2万家影院,一天能排出超过40万的总场次。这么庞大的终端体量,却要靠人均每年约2次的观影频次来支撑,影院未来几年的路,注定艰难。

02

今年无疑是动画电影大爆发的一年,无论是上映的数量还是取得的票房成绩,都远超往年。这也引得很多传统影视公司纷纷入局,着手开辟动画赛道。

取得如此耀眼的成绩后,动画电影已不再适合与“喜剧”“犯罪”“爱情”等类型并列。传统类型划分依据的是内容层面的不同,而动画被划分出来是因为制作层面的不同。

从今往后,动画电影应该与真人电影相对应。

动画电影在内容层面,也会有喜剧、动作、奇幻、爱情等类型上的区别。因此,即便动画片今年佳作颇多,在“2025年中国电影观众对不同类型影片的偏好程度”的统计里,也只是列在第八位。

有些人选择看《浪浪山小妖怪》,不一定是偏好动画,而是偏好喜剧。无论是做研究还是搞创作,动画电影内容层面的类型划分会变得越来越重要。

今年观众观看动画电影频次提升的原因中,“支持国产动画”竟然以46%高居榜首。这种情怀驱动的观影动力,往往有一个红利周期。未来国产动画想继续吸引观众进场,不能总想打这张牌。

鉴于“口碑好”“内容有创新”等对于真人电影也适用,结合实际情况来看,排第三的“制作水平高”、排第五的“想象力丰富”对动画电影的创作更具参考价值。

03

尽管引进片有不少都是“买到即赚到”,但赚多赚少的规律已经有所体现。

日本动画电影的引进,其票房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观众对其IP或导演建立认知与兴趣的时机。一旦错过这个黄金窗口期,便难以将票房潜力充分释放。

比如入坑新海诚的最佳时机是《你的名字。》。它得以引进后,新海诚的新作就普遍能够获得高关注与高票房。

入坑《鬼灭之刃》的最佳时机是《鬼灭之刃:无限列车篇》。它没能引进,那作为后续篇章的《无限城篇 第一章》就很难取得如同其它地区那般的票房大爆。

因此,日漫IP适合通过系列化引进,来实现出观众基数的扩张。

《名侦探柯南》的剧场版在近几年的引进上保持了连续性,而且还补上了《贝克街的亡灵》《迷宫的十字路口》等早期经典作,于是“入坑”的观众越来越多,其新作就呈现出票房上升的趋势。

《鬼灭之刃》也是一样,尽管《无限城篇 第一章》票房不甚理想,但只要能顺利地系列化引进后两部,甚至补上之前的《无限列车篇》,那它的票房潜力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好莱坞引进片的票房表现,也有着类似的规律。比如前三部均未引进的“疾速追杀”系列,直接引进第四部,票房便只有不到5000万。

而带有“重启”性质的作品(如《超人》《神奇4侠:初露锋芒》《创:战神》等)更是会失去原有的观众粘性,无论IP多有名,在内地均难以取得好成绩。

即便是目前今年的引进片票房年冠《侏罗纪世界:重生》(5.67亿),也因为属于重启作,与系列前三作的票房(14.18亿、16.95亿、10.59亿)相去甚远。

可以说,目前引进片最可靠的卖座密码就两个,一个是“粉丝向”,一个是“新鲜感”。

要么是日漫的剧场版,以及《碟中谍8:最终清算》这样的系列正统续作,要么是《F1:狂飙飞车》《我的世界大电影》《新·驯龙高手》这样能给出些不一样的视觉风格。

能拥有这两个密码的片子并不多,因此尽管今年引进片数量增加了不少,但无论总票房还是平均票房,都跌到了近五年的最低。

04

今年没有诞生高票房的喜剧片。目前票房最高的两部喜剧片,分别是贾冰主演的《奇遇》(1.87亿)和易小星导演的《人生开门红》(1.39亿)。

然而,在《报告》的“2025年中国电影观众对不同类型影片的偏好程度”中,喜剧依然高居榜首。在“2025年不同性别年龄的观众对不同类型电影的偏好”中,喜剧与悬疑成为了唯二的“全人群青睐”。

“喜剧遇冷”是假象。观众不是不喜欢喜剧,而是不像以前那么愿意为纯喜剧片买单。

今年目前年度票房前十里,排第一的《哪吒之魔童闹海》、排第二的《唐探1900》、排第五的《浪浪山小妖怪》、排第八的《熊出没·重启未来》、排第九的《长安的荔枝》,其副类型都是喜剧。

观众喜欢喜剧,只是手机上可做代餐的东西太多了。除非是沈腾、马丽这样的喜剧顶流主演,否则花钱只为一笑,多少显得有些不值。

因此,喜剧的未来,不在喜剧片,而在复合类型的影片。“只要让观众笑了就行”的时代,过去了。想抓住观众对喜剧的偏好,需要在不同的题材和故事载体上多动些脑筋。

05

暑期档结束时,我们曾观察到豆瓣是否上8.0分与影片是否能长卖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关联性。(相关阅读:一个暑期档,豆瓣8分成了电影票房生命线)

这次的《报告》则进一步印证了这一事实。

在“2025年中国电影观众影院观影动机”统计中,“评分高/评价好”高居第二。而在“2025年中国电影观众影院观影阻碍”中,“评分低/评价差”排到了第一位。

动机和阻碍合并考察,就能看得出现在的观众是“好片考虑看,烂片必须躲。”

那么,观众参考“评分”时更看重哪个平台呢?《报告》的调查显示豆瓣评分和购票平台(即猫眼和淘票票)评分以40%的占比并列居首。

进一步具体到豆瓣评分,多少分才能打动观众购票呢?《报告》进一步给出了调查数据。

如此看来,8分正好是半数分界线。低于8分,就会有一半的人选择不看。而低于7分的作品能打动的观众占比,仅为5%。

参考这一系列调查数据,豆瓣分低于7分的话,就几乎没有长卖的可能了。

【文/满囤儿】

场馆介绍
北京喜剧院隶属东方(北京)国际文化艺术中心有限公司,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东二环东四十条桥西南角,地处朝阳门商务中心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四通八达,距地铁东四十条站仅200米,距地铁朝阳门站仅300米。北京喜...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朝阳门北大街11号
乘地铁:地铁2号线东四十条站下车,D(西南)口出站,南行100米即到。乘公交路线:特2、特
北京喜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