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顶流到“过气”,贾玲到底得罪谁?
更新时间:2025-11-17 17:40 浏览量:2
最近,大伙儿的朋友圈是不是又被贾玲刷屏了?不过这次,可不是因为她又拍了啥票房大卖的电影,也不是因为她在哪个综艺上笑得前仰后合。这次的视频,让好多人都看愣了。
视频里,43岁的贾玲给一个叫王玉雯的新人演员站台。她穿着简单,头发也剪短了,看着挺干练,一笑,那俩酒窝还在。可不知道为啥,评论区却炸了锅。有人说:“玲姐晒黑了,看着健康了!”但更多人却在嘀咕:“这还是我们认识的那个贾玲吗?怎么脸看着有点垮,瘦得有点‘颓’啊?”甚至还有更难听的:“瘦下来以后,看着都尖酸刻薄了,没以前那股子亲切劲儿了。”
想当年,贾玲可是咱们老百姓心里的“开心果”,春晚的“定海神针”,有她在的节目,收视率稳稳的。可现在,一年到头露不了几次面,春晚也三年没见着她了。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贾玲这一手好牌,咋就打成今天这样了呢?
从“综艺一姐”到“软封杀”,她到底得罪了谁?
要说贾玲最火的时候,那绝对是“综艺一姐”!随便一个节目,只要有她和沈腾,那收视率就跟开了挂一样。她不装、不做作,为了搞笑能豁得出去,往那一站,观众就想笑。那时候,多少节目组捧着钱请她,就图她能带来那份纯粹的快乐。
可现在呢?你翻翻最近的综艺,《王牌对王牌》里没了她的身影,各大卫视的晚会也见不着她了。这行里管这叫“软封杀”,就是不点名、不官宣,但就是没人找你干活了。
为啥?很多人说,是她自己“作”的。
贾玲不满足于只当一个搞笑女演员,她想当导演。这想法本身没错,人往高处走嘛。她的第一部电影《你好,李焕英》,确实赚足了眼泪和票房,让大家看到了她的才华。可问题就出在第二部——《热辣滚烫》上。
这部电影,从开拍前就吊足了大家的胃口,核心就一个词:“贾玲减肥100斤”。铺天盖地的宣传,大街小巷都在讨论。电影一上映,好家伙,票房狂飙34个亿!可骂声也跟着来了。
“这不就是拿减肥当噱头,骗我们进去看吗?”
“剧情太水了,全靠贾玲瘦了的新闻撑着!”
“看完电影,感觉自己被割了韭菜!”
更关键的是,瘦下来的贾玲,好像失去了那个最宝贵的“观众缘”。大家怀念的,是那个胖乎乎、笑起来像邻家大姐的贾玲,她让人觉得亲切、没距离。可现在,她瘦了,脸部线条变硬了,眼神里似乎也多了几分疲惫和疏离。观众觉得,那个能让他们毫无顾忌地开怀大笑的“喜剧女王”,不见了。
亲手“杀死”过去的自己,代价有点大
贾玲为了这部电影,付出的代价可不只是汗水。她亲手“杀死”了过去那个深入人心的形象。
有网友说得挺直接:“看得出来,贾玲现在已经不适合演喜剧了。”这话虽然扎心,但道出了一个残酷的现实:喜剧,尤其是那种接地气的喜剧,有时候真的需要一点“自毁形象”的牺牲感。当她变得和那些精致的明星一样时,她也就失去了自己最独特的武器。
更让人看不懂的是,她的新电影《转念花开》还没开拍,就放出了消息:贾玲要为角色“增肥45斤”!
这下网友们更不买账了:“胖回来就胖回来,说得这么冠冕堂皇干嘛?”“又开始搞营销了?真是把观众的好感度败光了!”
从人见人爱的喜剧女王,到被质疑“卖情怀”、“演技烂”的新生导演,贾玲这条路,走得有点坎坷。
从湖北姑娘到春晚红人,她也曾是励志榜样
其实,咱们回头看看贾玲的成名路,那也是一部活生生的励志剧。
她是湖北襄阳一个普通工人家庭的孩子,从小就爱说爱笑。为了考中戏,复读了一年,最后阴差阳错进了喜剧表演班。刚毕业那会儿,她住过地下室,啃过冷馒头,为了几块钱的演出费,跑遍北京城。
是金子总会发光。她拜了冯巩为师,靠着自己的努力和天赋,一步步从小剧场走到了春晚的舞台。2010年的相声《大话捧逗》,2015年的小品《女神和女汉子》,让她火遍大江南北。她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所有人:一个胖姑娘,也能靠才华和努力,赢得所有人的尊重和喜爱。
落地的凤凰,还能重生吗?
贾玲的故事,让人唏嘘。她从综艺一姐到被“软封杀”,输的从来不是业务能力,而是有点没摸透娱乐圈的“人情世故”和“观众心理”。
当她决定不再当那个任人调侃的“胖女孩”,而是想成为一名严肃的导演时,资本和观众似乎都还没准备好。资本发现,他们捧起来的“流量密码”想要“单飞”,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她失去舞台。而观众则觉得,那个带给自己无数欢乐的朋友,突然变得陌生了。
如今的贾玲,就像一只落地的凤凰,羽毛还在,但飞得有点吃力。她未来能不能重生,不仅取决于她还能不能拍出好作品,更取决于这个瞬息万变的市场,和咱们这些观众,还愿不愿意给她一次机会。
对于贾玲的这些变化,您又是怎么看的呢?欢迎在评论区聊聊您的想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