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喜剧院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歌剧话剧

让生活更“有戏”

更新时间:2025-11-14 10:12  浏览量:1

在忙碌的城市角落,有一群人,每周末从四面八方奔赴到各种舞台。在别人眼里,他们是失业大龄青年、为求职奔波的研三学生、常常加班的职场“牛马”、要负责孩子一日三餐的妈妈……父母的期待、求职的压力、事业与家庭的平衡,他们各有各的人生课题。

但在舞台上,他们只有一个角色——演员。在这个角色里,他们尽情释放自我,在都市生活的缝隙中找寻人生的更多可能。

戴头套的“猴子”当上了导演

个子不高、长相平平,没什么亮眼的才艺,第一次在舞台上演一只戴着头套的猴子,在剧团多年没有能让人记住的角色——此前,沐沐的自我评价,是集体中默默无闻的“小透明”。

大学里她是文学剧社的骨干成员,每年都拿奖,但直到毕业时奖状发到班级,同学和老师才知道她有这方面的爱好和才华。

沐沐和剧社的小伙伴一起排练

沐沐加入都市原点剧社已经快十年了,但过去她更像一个旁观者:对话剧感兴趣,但参与度不高,自己也很少争取,多饰演只有一两句台词、没有姓名的小角色。但最近,她觉得自己有些不一样了:每周都要排戏,参加竞演;她在舞台上有了完整的角色——以经营老虎灶为生的一个母亲形象,脾气火暴,咋咋呼呼;她开始在朋友圈发宣传海报、演出场景,偶尔也会发自己的剧照。

这段时间,沐沐充实而忙碌,以至于偶尔会忘了自己处于“失业”状态。她做项目管理,前一份工作结束于今年7月。过去也经历过这样的状态,焦虑、慌张,但这次她却觉得自己从容、放松。

去年开始,通过剧社主导的梦想戏剧节,她开始高频参与到创排话剧的过程中。每周每个小组排3幕20分钟的戏,每周竞演,挑出得分最高的放在第四周演出。她所在的小组,有两幕戏都成了第四周的“压轴演出”。“那段时间就一直在创排、演出,跟剧社连接得前所未有的紧密,整个人融入进去了,觉得自己在表演上也有了很大的进步,慢慢打开了自己。”

剧团还一起商量,能不能办更多活动,创造更多的表演机会,吸引更多爱好者加入进来。于是,戏剧工坊、素人演员请登场、素人演员开放麦等一系列活动诞生了。而沐沐几乎从不缺席。

前段时间,沐沐参演了海派群像剧《四个婚礼》选段,演完她觉得不过瘾,问副社长kevin这个戏还能不能继续排。“要么你试试看做导演,有困难找我。”kevin给了她莫大的支持,那一刻,她发现,原来自己也可以在剧团张罗一部戏,而不是被动等待别人来给她安排角色。她复盘剧本,有了更多思考:角色能不能更立体饱满,台词能不能更接地气、背景能不能更符合历史时代……她开始担任《四个婚礼》第二个选段的导演,从参演者变成了组织者。组织创排、沟通细节、必要时拍板决策……沐沐觉得自己在剧社里越来越活跃,但面对父母,大部分时候她是寡言少语的。

沐沐没法跟家里详聊自己在上海的生活,她没法让父母不焦虑——大龄单身,漂泊多年,最近还失了业,哪一个说出来都是雷区。“稳定的家庭和工作,只是人生的A面,不是唯一一面,单身也只是一种生活状态,单身好还是结婚好,这不是一个有标准答案的问题。但父母在老家的圈子里,面临的压力比我大多了。他们的担心,我是理解的,这次失业我也瞒着他们。”

在她看来,从出生开始,每个人就被放在了某一个天平上,你是男是女,美丑高矮、成绩好坏、收入高低……都可以被用来比较,没完没了。“你没有办法不让别人去说,关键是自己的心态。我只知道,我当下很快乐。”

就趁现在,让自己闪闪发光

身着紫色晚礼服,款款步入会场,对着观众莞尔一笑,举手投足明星范十足。这是一场电影作品发布会,她是电影明星杨冰冰。

亦雪在《爱在福州路》中饰演杨冰冰

这场发布会举办地在上海书城,是沉浸式戏剧《爱在福州路》的表演现场。每一个路过的观众都能参与其中,化身为记者,向大明星提问。

杨冰冰的扮演者亦雪从小就是光芒四射的人。她喜欢音乐艺术,唱歌、跳舞、钢琴、主持都擅长,一直是学校里的文艺骨干、公司年会的舞台担当。业余时间,她还是歌手、声乐老师。

她在纽约读大学,学的是金融工程,回国后第一站便是上海,自此在这个城市扎下了根,买了房子,成了家。三年前,她从一家大公司辞职,开始思考自己的职业规划。她不想再做从早到晚都焊在工位上的工作,像一颗螺丝钉转个不停,最重要的,她需要有时间安放她的“热爱”。

去年,她通过公众号报名参加了原点剧社的招募面试。那是根据一部小说改编的一部戏,她竞演一名律师。选上后,她琢磨了很久。“站在舞台上,用自己的想象力、表演力入戏,好像又过了另外一种人生,把自己的生命体验拓宽、延长了,我会去体会人物在某一个人生节点上的选择,共情她的想法,理解她的情感。这种感觉很美妙。”亦雪直言,在舞台上表演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情绪价值”。“就比如,没有剧社,没有舞台,我就只是平平无奇的打工族,而现在,我以女明星杨冰冰的状态与观众互动,这种体验独一无二。”

亦雪希望在自己喜欢的领域做到闪闪发光。来上海后,她曾经参加了好声音的线下赛区比赛,也因此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彼此分享演出信息,参加各种演出。她坚持每周花不菲的学费去上声乐课,她也在给小朋友当声乐老师,教学相长,都是为了提升自己。

当父母看到她在舞台上的剧照,偶尔也会问她:没有让她走艺术道路是不是帮她选错了人生?早年,亦雪多少有些意难平。但现在,她不这么想了。“如果想做,什么时候都不晚。我不想等退休后才开始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人生在于体验,没有自己的热爱,每天在家躺着,也觉得累;但为自己喜欢的事情去奔波忙碌,再累也觉得精彩。只要愿意走出去,就有无限可能。”

原来人生是可以放开来过的

蔚洋是法语专业的研究生,明年7月他就要毕业了。找工作,是摆在他面前的现实问题。然而他发现,师兄师姐们的求职经验不太管用了。“现在比较多的工作机会是外派,比如去非洲,但我不想离开上海。更确切地说,我不想离开舞台。”

他从小就有一个舞台梦,但他第一次上台演出,是在两年前去法国当交换生的时候。生活中,他是一个容易紧张的人,比如要拔牙、要去面试、要和不太熟的人吃饭……都会让他紧张。但当他第一次站上舞台,他就感受到自己的松弛和自信。

回国后,他就开始在网上搜寻上海有哪些剧社,去年开始,他感觉这种爱好者能参加的戏剧活动多起来了。

在剧社,他第一次竞演的角色是《花季少女李飞飞失踪案》里的一名无业青年郑立平。他有一大段独白,他背起台词并不困难。

蔚洋饰演的郑立平讲述自己曾遭受暴力刑讯逼供

他给人物用上了天津话方言,又设计了一些特有的动作和状态。一次,他负责戏剧工坊活动的接待工作。有个戏剧爱好者碰到他,突然说,“蔚洋老师,你好”,“我当时都震惊了,我还能被叫作老师吗?后来我才知道,他是看了我演的郑立平,对角色的印象很深,他很喜欢。”有时候剧社也会向观众发放一些调查问卷,问观众喜欢哪些角色,当发现自己入选时,他就会觉得很幸福。

父母对蔚洋的状态并不满意。“他们不怎么听我说话,当我兴致勃勃地去跟他们分享我的生活,他们并不在意。而他们在意的事情,找什么工作、有多少收入,或者亲戚的孩子开了什么车等,我也不感兴趣。我骄傲的事情,在他们的评价体系里不值一提。”

父母的不认同,工作待定的焦虑,在舞台上都能得到消解与释放。在剧社,他也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大家的人生状态各不相同,没有人去追求所谓成功人生的模板,他们在一起纯粹地追求表演的乐趣。“原来人生是可以放开了过的,不是非要到某个点就必须做什么事。”

包括工作的选择,他也有了更多的思考。此前,他觉得语言专业除了考公考编,大抵就是去有海外业务的企业。但现在他的思路也在转变,“比如法国剧团来中国演出,我可不可以做一些商务接洽?能不能把兴趣和工作方向做一些结合?我的心态更开放了。”

找到托举自己后半生的力量

舞台上,范例身穿大红棉袄,梳着麻花辫,系着红绳,娇羞地看着新婚丈夫,他们正在举办一场发生在1949年中秋的新式婚礼。她的扮相年轻、温柔,歪着头的样子略带天真,但实际上她今年48岁了,是大三学生的妈妈。“上台前,我们会排练很多次,但对我来说,最完美的一次都是在舞台的正式演出里,只要聚光灯一开,我就能迅速成为角色。”

范例(右一)排练《四个婚礼》

范例从去年开始频繁参与剧社活动。年轻时,她是文艺积极分子,但生了娃之后,似乎人生的选项一下子就变成了如何平衡工作与家庭,至于个人爱好,渐渐被遗忘在岁月的尘埃中,她都忘了自己站在舞台上的样子。再次捡起爱好,源于儿子上大学后单位工会组织的一场戏剧活动。年轻时的热爱一下子被激活了,她开始搜寻能让戏剧爱好者参与的各种活动。

从某种程度上说,她在寻找托举自己后半生的力量。“从儿子读高中开始,我就能明显感到,父母能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小了,我们正在他的生命里逐渐退出。他需要我,我会在场;但我也要接受,他没那么需要我了。”

找到愉悦自己的方式,是她在人生下半场的重要课题,而她是那个积极开题的人。儿子大一时,她就参加了梦想戏剧节。回归舞台表演,一开始她是忐忑不安的。“有一次,我站在台下,导演问我对其中一个演员的表演方式有什么看法,我说他情绪挺饱满的,就是动作和语言有些脱节,导演非常认可我的话,这也让我意识到,我对舞台表演是有感觉的,有信心了。”

她还记得自己第一次在舞台上饰演的角色是《十六岁花季》里陈菲儿的舅妈,小伙伴夸她演得好,台词记得好。“上舞台我不怕,但记台词挑战很大。年龄上来了,不好跟年轻人比的,他们记台词非常快,但我比他们有时间、有耐心一些,我能花更多的工夫。”正式演出时,她也会邀请老公去看,但对方积极性不高,最大的原因是,“我经常在家练台词,甚至让他帮我对戏,他都看烦了、听腻了。”

除了舞台上的成就感,更让她有收获的是,她有了充满活力的全新社交圈。“随着年龄增大,很多朋友都走散了,都在各自的家庭、工作里打转,平时也就是跟同事有点交流,生活圈子很狭窄。但是在剧团,年轻人居多,我们会为了一个角色、一个表演方式讨论很久,我们有共同话题,年轻人的能量很有感染力,我会觉得自己也还年轻。”

今年,她还参加了市民夜校的戏剧班活动,每周上一次课。“是上戏老师的课,很紧俏,我是定好闹钟抢到的。上海这种资源很丰富,只要你想,就有渠道参与。”在戏剧班里,她饰演一个民国时期唯利是图的太太。现实生活中,她性格温和,说话也是慢条斯理的,但在舞台上,总是扮演一些尖酸刻薄、泼辣凶狠的人物,“我很希望拓展一下角色类型,在表演上再提升一下自己,争取站上更大的舞台。”

栏目编辑:潘高峰

场馆介绍
北京喜剧院隶属东方(北京)国际文化艺术中心有限公司,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东二环东四十条桥西南角,地处朝阳门商务中心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四通八达,距地铁东四十条站仅200米,距地铁朝阳门站仅300米。北京喜...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朝阳门北大街11号
乘地铁:地铁2号线东四十条站下车,D(西南)口出站,南行100米即到。乘公交路线:特2、特
北京喜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