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剧最重要的究竟是什么?我看《喜人奇妙夜2》前四期
更新时间:2025-10-20 04:33 浏览量:1
现实有多乏味,人类就多需要笑声……
现实有多荒谬,人类就多需要喜剧……
所以我还挺喜欢看喜综的,可今年夏天,一期脱口秀节目都没看,只在刷短视频的时候偶尔看了些片段,完全没觉得好笑,只觉得错愕、震惊、辣目、迷茫……
想不到短短几年,脱口秀就无聊、无趣到了这个地步,沦为了女拳师的练武场……
这个夏天唯一追的一档综艺,是美食综艺《一饭封神》,个人以为,该节目不仅是美食类综艺的天花板,也是今年综艺节目的遮羞布。
再就是期盼着《喜人奇妙夜》第二季的回归。
前两季《一年一度喜剧大赛》并没有完整地看,也是偶尔刷到其中一些经典作品,但去年的《喜人奇妙夜》实在劲儿太大了……在过去一整年里,每当我家不知道该看什么的时候,就打开《喜1》重温。
尤其是四士同堂、思念成吉主导和参与的那些作品,《八十一难》、《越狱的夏天》、《心动的信号》、《万松书院》、《X计划》、《爱赢才会拼》、《史密撕夫妇》、《十上有难事?》……过去一年里在我家电视、平板、手机上播出的总次数几乎都有百遍,另外三个喜团呱呱乐、九条命甚至逆奏凯的部分好作品,比如《尤利娅别哭》、《你好,新老师》、《小品的世界》、《长安的荔枝》、《史上第一大劫案》……我们也会反复从中感受笑点、享受快乐。
看《喜人奇妙夜》最大的感觉,就是春晚上那些相声小品都是个屁……
终于等到《喜人奇妙》(第二季)播出,目前为止看了四期。看着网络上形形色色的评论,许多话如鲠在喉如芒在背如果不说会憋死……
所以在这个周末的清晨,虽然本来有许多事要干,但还是想挤出来一些时间,表达一下我的观点。
对于这个综艺的评价,网络上许多观点我并不认同,但我特别认同的一点——每个人对艺术作品的评价和口味,都是相当主观的,没有谁的评价标准是绝对的权威。
同一个作品,可能你觉得像一块钻石而他觉得像一坨屎,同一个梗,可能你快要笑崩了,而他不明白到底有啥可笑的……
每个人的成长环境不同生活经历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所以个人喜好不同欣赏口味不同评价角度不同,这很正常。
可偏偏这个节目的打分机制,是现场100位观众代表和5个观众不代表根据自己的口味来打分,这就会造成许多意难平和不理解……
所以本文纯粹仅是我个人观点,无关节目里每个作品的得分,肯定和许多人观点不同,也肯定和部分人有共鸣,反正这是自己的号,我不用讨好谁,实话实说——
其实我特别想写这篇东西,主要是因为看了很多《喜2》的评论,觉得某一种观点把人们带偏了——
因为很多作品并不好笑了,有的作品在最后强行上价值,非得追求有意义,非要强行“厚重”,所以这种观点认为——喜剧作品只要让人笑就够了,其他的都无所谓。
更有一种声音认为,日常生活压力已经足够大了,人们看喜剧节目不就图个乐子吗?只要足够好笑就行~
这个出发点我是认同一大半的。
但这种观点一再被网友们相关感染、极端化,几乎成了一上价值他们就反感,稍一沉重他们就嗤之以鼻,哪怕笑点很密笑果很好,但就因为作品背后有一些隐喻和讽刺,他们都要说“喜剧节目,笑就行了,有必要搞这么沉重吗?”
上价值成了一种错?深度成了一种被反感的理由?仿佛喜剧只能让人傻笑才叫喜剧?
这样的观点我嗤之以鼻,万万不能接受——
我认为,好笑,是喜剧最重要的评价标准,但是不要把好笑当成喜剧唯一的评价标准。
如果喜剧只追求好笑,没有任何沉淀,没有任何思考,如果外壳是喜剧内核也是喜剧,笑完就完了,那么喜剧也完了……
按照这些人的评价标准,卓别林和周星驰的伟大也就毫无意义。卓别林和周星驰的作品实际上都是在用喜剧的外壳拍悲剧,除了带给人快乐之外,也会带给小人物慰藉和温暖,甚至也会带给人感动和思考。
笑中带泪的喜剧一定比纯傻笑的喜剧伟大啊,怎么能因为现如今节奏太快、压力太大,就把有深度、有讽喻的喜剧打入冷宫、只认“能笑就行”的喜剧呢?
上价值没有错,错的是强行硬上价值。比如第四期里酷滕和天放的《天放的方舟》,酷滕两次生硬地上价值,尬得我脚指头抠出一座方舟来!
有深度没有错,错的是作品为了深度,创作出一个既不搞笑也没创意的作品,比如第一期里的《望子不成龙》,它想表达的东西其实很浅显,家长不要强行去干预孩子的选择、扼杀孩子的梦想,要尊重孩子去干自己真正想干的事情。可是这个孩子长大了就想去当个迅猛龙,还爱上一只剑齿虎的设定,是不是太尬了?
有笑点、有笑果、但还有所表达,我认为这才是真正好的喜剧作品,这也是我始终喜欢四士同堂的原因。
比如第四期上里,高超高越的《龙袍替身》和四士同堂的《救舅大状师》对战,同样是古装题材,同样笑点很密集,但《救舅大状师》明显就比《龙袍替身》高了一个档次,为什么?因为《龙袍替身》就是纯搞笑,而《救舅大状师》除了搞笑,有对那个时代政治的讽喻啊——对于朝廷来说,谁是凶手并不重要,冤枉了谁也不重要,谁是你一个平头百姓的七舅更不重要,不要惹了洋大人才重要……
孰优孰劣?高下立判!赢的毫无悬念啊!有些人竟然嫌它太沉重了?我嘞个豆!全民肤浅全民傻笑就是好事吗?
所以接下来肯定就要说到目前为止最出圈的《技能五子棋》。
我第一次看的时候和许多人一样,觉得这是神马玩意?后来这作品出圈,其中的歌开始洗脑,我又重看了一遍,觉得许多笑点的确让人笑喷,比如“你骂老人”和“你这个畜生”……
甚至那首《技能五子棋》也一直回荡在我脑海,甚至想自己跳一段。
可是,如果因为出圈、因为流量高,这种毫无逻辑、纯粹搞笑的作品,就被认为是最好的喜剧,那恐怕就是一个悲剧。
鼓励有《技能五子棋》这种不同风格、不同搞笑方式的喜剧出来,这是正道,但是毫无底线的追捧《技能五子棋》,把这种喜剧风格当作唯一好的喜剧,甚至作为未来喜剧的发展方向,那就是歪门邪道了。
出来一个张兴朝这样的喜剧妖孽绝对是好事,但是大家都往妖孽的方向走,变成群魔乱舞,那被反噬的一定是观众。
几年以后,我一定依然想看《八十一难》,想看《万松书院》,可我或许已经想不起来《技能五子棋》讲了什么了……
以上就是我个人的观点,我现在的工作强度压根无暇去和别人争论,用这一篇写清楚即可。
下面说说到目前为止,我个人比较喜欢和不喜欢的作品,纯个人喜好、个人观点。
整季节目到目前为止,整体质量不如前几季,好作品不多,几乎是共识。
但这明显跟赛制有关,前两期是21个小队各自的作品,五大团长小队并没有参与,而五大团长小队几乎是创作能力最强的喜人,这直接导致前两期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不多,而团长加入之后的第三期、第四期质量明显有所回升,这也让人对后面的作品生出了更多期待。
前两期的赛段,个人比较喜欢的:
《史密撕夫妇再就业》:思念成吉是我们最喜欢的喜剧CP,没有之一。这个作品没有四士同堂的加持,仅靠自己的创排,打造出这样的作品已经相当不易。跟去年的一系列作品相比并不出彩,但是在本季跟第一赛段其他作品比,个人认为相当上乘。思念成吉依然配合默契,助演的杨雨光也极其出彩,笑点不错,关键是“再就业”这个题材,也和当前经济下行期社会现状搭得上,或许能给许多“被优化”的人一些希望、一点慰藉。
《旧警察故事》:作为一个老港片迷,对这个题材肯定是有情怀加持。尤其到最后,雷淞然对着镜子敬礼那一下,镜子里出现的是张呈,一个画面的反转让所有观众都恍然大悟,“原来如此”……这个处理很高级。张呈与雷淞然本季进步很大,进了四士同堂当团长的喜团,必然会让人有更多的期待。
《真假美猴王》:万万没想到,《八十一难》之后,《喜人》再出改编西游的作品,依然能获得如此高的口碑和分数,没有复制《八十一难》,另辟蹊径也让人眼前一亮,很难得。从第一赛段的真假美猴王到第二赛段的真假皇上,高超高越找到了双胞胎演员的另一个优势题材:真假某某,不知道后面会不会有真假包公、真假状元、真假李逵……
有几个作品是喜欢的人特喜欢,不喜欢的人特不喜欢,比如《技能五子棋》、《忘不了》、《开学第一天》……个人觉得,还行……
而有几个作品,能上到《喜夜2》,我都觉得难以理解。
比如《生日被忘录》,这种玩意让李川来演还有说服力,但没有李川,就让人觉得是在拙劣地模仿李川;
比如《难演之隐》,就觉得郭甲醛离开了于莎莎和孔令美真的是一言难尽,她演这样的角色有说服力吗?
第二赛段,五大团长全部加入乱战,作品质量有大幅上升,但让我看不下去的也不少……
个人比较喜欢的前五:
《救舅大状师》:四士同堂归位,全场最高分实至名归。要知道,这还是在刘旸忙着同时录脱口秀,没有把精力放在《喜人奇妙夜》的情况下,由王建华和李治良主导完成的作品,当四士同堂把全部精力放在这个节目里,他们所带领的“十人部落”我依然看好是本季最强。
《伯牙绝弦》:本季蒋龙张弛所带领的喜团最不被看好,人们说蒋龙也要忙着别的工作,需要早早被淘汰,人们说逐梦亚军故意选了几个得分低、能力弱的小队,肯定是第一个被淘汰的喜团……可是看了《伯牙绝弦》,包括《三顾茅庐》,完全能感觉到蒋龙、张弛对舞台、对喜剧的敬畏与热爱,有人说他们用力过猛,可是全力以赴有错吗?
《旧矿工故事》:一块金子让人性的丑陋与贪婪暴露无疑,最后却发现大家不过都是被“资本”做了局,当每个人发现自己竟是游戏里的小丑,人格尊严被肆无忌惮践踏的时候,那种沉默中要爆发的力量动人心魄,而最后,众人只是拿了自己应得的工钱,金子被丢在矿里无人问津,则升华了主题。不少人就是看了《旧旷工故事》后,认为喜剧有必要这么沉重吗?而我觉得,谁说喜剧不能沉重一点呢?
《兴帮往事》:没有办法,个人情怀加持,就是偏爱!我最喜欢的喜剧CP演绎了我最喜欢的荧屏CP。1980版《上海滩》是我心中永远排行第一的电视剧,许文强和冯程程是我心中永远排行第一的荧屏情侣。当刘思维饰演的强哥在《上海滩》的音乐中开始穿风衣戴围巾礼帽,很多年轻人觉得这有啥好笑的时候,我已经心折的不能自已。但即便抛开个人情怀,朱美吉在此作品中的表演也光芒四射,舞台表现远超《喜夜》其他女演员。
《风云再起》:虽然在和全场最高分的《救舅大状师》PK中失利,但觉得这部作品绝对配得上X作品,尤其最后三人一边唱歌一边开枪的设计,让人想起《扫毒》浪漫诗意、豪情万丈的结尾,唯一可惜的是李逗逗的造型和两支粉色滋水枪实在太拉垮,如何和李梓溪一样,一席黑衣、持双枪登场,效果要好很多。
最后要替《三顾茅庐》鸣不平,这个作品完成度相当高,表演精彩,笑果不错,在我看来,至少比《天放的方舟》强了不少,何故只得了个7700分?难怪曾经的喜人何欢都亲自下场嘲讽节目组。
要说第三期、第四期最无聊的作品,个人认为第一是《天放的方舟》,第二是《一方青苔》。
酷滕和天放助演双高胎的《龙袍替身》和助演杨雨光李明磊的《西线无战事》都挺出彩,没想到自己主演的《天放的方舟》如此无聊,酷滕屡次硬上价值,天放玩起深情治愈,都让人无比尴尬。
《一方青苔》的开场和情节设置,都有抄袭去年的《万松书院》之嫌,故事和笑料却又远不如《万松书院》,得分低一点不冤。
最后特别说两组演员,都属于“胖达人3”喜团的。一组是张兴朝和李嘉诚组成的“外星从”,一组是土豆和吕严。这两组同样都是喜欢的人会疯狂喜欢,不喜欢的人会嗤之以鼻。
外星从的作品很有特色,在《技能五子棋》出圈之后,估计后面还会有同样出圈的作品。只能说,不是我的菜,但我尊重这样的菜能出圈,也尊重这样的菜大受欢迎。但如果说只有这种菜是好菜,我是一万个不同意的。
而土豆和吕严的《吐槽吧,吕小严》,尽管被一部分人疯狂追捧,但在我看来,这是一个相当无聊且自恋的作品,这个作品的笑料都是给喜剧人看的,不是给广大观众看的,那个引发全场爆笑的“逆蝶”,其实也是一个并不高明的梗,拿这种并不高明的梗来吐槽喜剧,不觉得讽刺吗?
包括《一喜》和《二喜》当中,土豆、吕严被封为神作的《父亲的葬礼》和《进化论》,我也没觉得是什么不得了的佳作。
说实在的,吕严这种略显严肃知识分子的长相搞喜剧,原本就有些奇怪,所以他在大部分作品里的表演方式吐槽方式几乎都一模一样。就个人而言,也不是很喜欢。
不知道后面的赛段会有什么样的节目,会决出什么样的结果,反正就个人的喜剧趣味而言,个人最喜欢的小队,依然是四士同堂和思念成吉!这赛季也比较看好杨雨光和李梓溪。
感谢《喜夜2》在枯燥乏味的生活中,给了我们这么多笑声。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一定会有人拍砖,但本人实在工作太忙,一定会看,基本无暇回应。
就这样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