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均演出超百场 首届湖边戏剧节在苏州阳澄半岛乐园启幕
更新时间:2025-10-27 14:58 浏览量:2
10月24日,苏州阳澄半岛乐园首届湖边戏剧节拉开帷幕,将持续至11月16日。24天内,将汇聚来自12个国家的24部顶流剧目,日均超100场演出,将阳澄湖的自然肌理与苏州“百剧之城”的文化底蕴深度融合,创新打造“戏在景中、人在剧中”的全域沉浸体验。
本届戏剧节摒弃传统剧场的固定观演模式,以乐园六大主题区为载体,构建“巡游+剧场+街头”三大演出场景。9部特色巡游剧目沿乐园动线流动上演,实现“一步一景、一景一戏”的沉浸体验。
国内首创的百老汇风格音乐偶剧《美女与野兽》,以2.4米巨型外骨骼人偶还原18世纪法国宫廷风情;《唐宋奇匠》让唐代酿酒师、宋代绣娘走出史册,游客可品尝桂花酿、学绣苏式荷包;蒸汽朋克风《绿野仙踪奇境历险记》则以4米高可行走铁皮机器人偶,打造可触摸的奇幻梦境。
互动体验是本届戏剧节的亮点。百老汇公演剧目《快乐厨房》将厨房变舞台,邀请观众上台充当帮厨,菜刀、菜板化作乐器敲出动人节奏;国内首部先锋互动魔术戏剧《我是谁》让观众化身剧情推动者,通过参与魔术解谜决定故事走向。
七大街头表演单元散落于乐园各处,打造转角遇见的惊喜。非诚勿扰区的《落日音乐会》,由苏州爱乐乐团演绎,夕阳为阳澄湖镀上金边时,旋律与湖风交织,随手拍都是电影感大片。
太极区的《火舞》与《杂技大环舞》,前者以非遗火焰技艺展现危险与优雅的碰撞,后者用翻转腾跃的弧线诠释力与美的融合。星光大道区的《卓别林默剧》,由世界小丑协会会员还原经典桥段,圆顶礼帽与拐杖的幽默演绎,让老中青三代观众都能找到共鸣。
本次戏剧节紧扣苏州“百剧之城”定位,将昆曲、非遗、状元文化等本土元素融入戏剧创作。
跨界作品《寻找牡丹亭》将昆曲与现代偶剧融合,通过提线木偶的细腻动作,还原杜丽娘寻梦经典片段,让年轻观众直呼“传统戏曲也能这么潮”。
来自法国阿维尼翁戏剧节的交流剧目《钱蛇》,以苏州非遗鱼灯技艺为核心——夜幕下,流光溢彩的鱼灯在阳澄湖畔游动,搭配戏曲唱腔,仿佛上古神话中的“钱蛇”苏醒,既保留了非遗的东方美学内核,又通过现代光影技术增强视觉冲击。
依托乐园标志性IP《状元归来》(国内首部状元文化全景沉浸秀),戏剧节还延伸打造状元文化互动场景。在状元城区域,唐代文人与游客对诗,《山海经四神兽》的神兽使者以状元祈福为主题展开巡游,让游客在观演中深感受苏州状元之乡的文化底蕴。
以全龄友好为目标,本届戏剧节设计亲子、年轻、家庭三类客群的专属体验,让每个人都能成为戏剧的主角。
华东首部海洋环保主题奶龙IP亲子剧《奶龙魔法奇遇记》,通过沉浸式演艺传递环保知识。街头《泡泡秀》以魔术手法打造巨型泡泡,为孩子们打造梦幻的童话世界。
“网梗星光大赏”精准契合年轻群体喜好——星光大道区铺设顶流红毯,游客可化身明星拍照打卡;热梗场景打卡点引发共鸣,NPC会与游客互怼爆梗;每晚的玩梗音乐派对,以热门梗歌循环轰炸,游客跟着节奏蹦跳接梗,彻底打破观演者与参与者的界限。
“看《寻找牡丹亭》的时候,孩子问我‘妈妈,这个木偶唱的是什么呀’,我正好借着提线木偶的表演,跟她讲杜丽娘,讲昆曲,没想到她听得特别认真;下午看《我是谁》,我们还被抽上台当助手,这种不只是看、还能玩的体验,比单纯看剧有意思!”苏州游客李女士说,她的女儿今年8岁,原本还担心孩子听不懂、不感兴趣,但戏剧节的融合感彻底打消了她的顾虑。
苏州阳澄半岛乐园相关负责人表示,首届湖边戏剧节是乐园“与城市共欢乐”理念的生动实践,也是响应苏州“百剧之城”建设的具体举措。未来,乐园将持续深耕在地文化,打造更多兼具文化性与趣味性的IP主题活动,为苏州建设国际文旅消费目的地贡献力量。
(编辑:晚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