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鸿邀请你 | 用一本书做显微镜,凝望人世间的每一场悲喜剧
更新时间:2025-10-23 09:44 浏览量:2
河南文艺出版社
看见比想象更困难,但值得。
当你被各种声音包围时,
是否曾有一刻想过:
究竟该如何安放自己在这个世界的位置?
如何与更广阔的生活产生真实的连接?……
梁鸿
《我不想缺席人世间的任何一场悲喜剧》
提供了一台珍贵的“显微镜”,
让我们得以窥见那些被忽视的生活细节与情感纹理,
重返广阔的生活与文学现场。
这不仅是她的首部人文讲演集&访谈录,
更是一次与万千灵魂相遇的思想之旅。
“书中那些戳心的句子
我觉得人不循规蹈矩的那一部分,恰恰就是你可能成为你自己的那部分。——P205
爱是有限的,也是利己的。这是人的本性之一。我们并不如想象的那样了解自身。——P011
从来没有桃花源的乡村,人性在任何时候都是非常不确定的。——P148
可能我们不能够全部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但在某一部分,我们要尽可能地去按照我们的想法去生活。——P205
文学不单单表达爱,更重要的是表达爱的形式,它的复杂,暧昧,甚至,悖论的存在。——P012
一个民族的文化并不能因为它有了某种缺点,就全面否定它。——P005
一本好书,一个好的故事,其实是在想象一种人生,想象我们可能的或已有的生命与生活。——P008
一棵树,它一直在,不管你看没看它,它都在。风吹树摇、春夏秋冬,它是一个非常自在、宠辱不惊的状态。我觉得,人在这个世界上也应该是这样的状态。一方面,我一直都在,不管多少严寒,不管有没有人在看,我都在;另一方面,我要保持一种自在,达成自我的完成与精神的生长。——P206
(小编:金句俯拾皆是,令人难以取舍。期待你亲自翻开书页,探寻其中真味。)
“为什么值得一读?
1.梁鸿的首部人文讲演集&访谈录,思想的精华凝结
作为著名学者、作家,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梁鸿首次将多年来的讲演与访谈结集出版。继《要有光》后,梁鸿又一全新力作。这不仅是她个人思想的精华,更是一位知识女性与时代对话的有效记录。
2. 重返生活现场,触摸真实的中国
从梁庄到城市,从乡土中国到现代都市,梁鸿带我们重返广阔的生活现场与文学现场。她关注普通人的悲欢故事,从中透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人的情感与命运。
3. 不回避疑难,直面时代痛点
梁鸿不提供廉价的安慰,而是带着我们直面时代的种种疑难。在她的文字中,我们学会如何凝望这个时代,如何与整个社会内部的逻辑与肌理产生更加紧密、命运与共的联系。
“适合谁读?
在快节奏生活中,依然愿意思考人生本质的人关注乡土中国与现代性冲突的读者想要理解当代知识女性精神世界的探索者喜欢“梁庄”系列,希望继续跟随梁鸿思考的读者在现实与理想间寻找平衡点的每一个人“豆瓣上,梁鸿的读者如是说:
我很感谢阅读的是,当我看不透自己的命运,不知道该做什么选择的时候,那些故事的作者,已经把我可能会拥有的生活从头到尾描述了一遍。年岁渐长,越来越能理解她的感慨、她的困惑、她的爱之深责之切。
我也想不断提醒自己,要以各种方式用力看,用力感受家乡在变与不变中的悲喜时刻。
文学是一种生活的独特镜像,它并不直接给出答案,它提供的是一个层层密密的社会结构,有些地方塌陷了,有的地方在缓慢地生长。这是比答案和所谓的解决方案更为深刻的东西,它提供了磅礴的、丰满的事实和生命的向光性。
谢谢梁鸿,让这个时代的声音被听见。
“最后想说
梁鸿在书中分享道:“当我们在严肃地思考某一件事情的时候,也许它是无效的、无用的,但是一定会在精神上留下一丁点儿的痕迹,慢慢地积累就会成为你的人生轨迹。”
这或许就是阅读这本书最大的意义——它不承诺立刻改变什么,却会在你的心灵深处埋下种子。
生活没有标准答案,但思考让我们成为更完整的人。
责编|熊丰责校|张丽审核|杨莉排版|王雨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