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喜剧院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歌剧话剧

《喜人奇妙夜2》烂梗堆砌,全程没脑子

更新时间:2025-10-15 17:37  浏览量:2

《喜人奇妙夜2》更新到第三期了。

一直在追,一直在尬笑。

“观众不代表们”喜欢的作品、“笑疯”的点在我看来都尴尬至极,没有营养,只是一味的烂梗堆砌。

就是“没有啊”这个梗在《喜夜2》里都不知道出现了多少次。

这个梗还不是《喜人奇妙夜》的梗,而是《一年一度喜剧大赛》里陈天明、蒋易、李栋表演了关于三国刘、关、张的作品,也是那种洗脑式的喜剧。

这个作品在当年特别火,而且在短视频平台里几乎是病毒式传播。

当时很多人就不理解,这样没营养的作品为何这么火?

但这种成功竟然是可以复制的,《喜夜2》第一期里“外星从”的作品《技能五子棋》就突然火爆全网,引来众多明星网红模仿。

《技能五子棋》与《水煮“三结义”》的风格是一样的,就是砍掉逻辑和共情,用“无意义”对冲当下高压、内卷、凡事都要讲 ROI 的氛围。

这个作品足够抽象,用魔性神曲或动作以及毫无逻辑的装傻充愣充当笑点,非常符合现代人的精神状态。

但笑过之后是虚无,毫无逻辑意义。

这就是喜剧的最终归宿吗?

如果整档综艺的所有节目最终都走向这个风格,那么《喜剧奇妙夜》这个IP还能走多远呢?

目前,大家对于这档节目的作品口碑褒贬不一,虽然节目放出来的作品已经都是精选过的了,但还是存在一些让人不明所以、不太成熟的作品。

观众的反馈也角度各异——

“满屏都是男的,别太离谱……”

“技能五子棋好笑在哪里?”

“嘉宾假笑不累吗?”

看吧,观众的眼睛还是雪亮的,不好笑就是不好笑。三期了还没开分,微博热搜也没上过几次,除了《技能五子棋》几乎没有抖音热梗,这已经说明了问题——

不出圈,就是凉了。

和同品类综艺相比,《喜人奇妙夜2》彻底输了。

01

求求,别玩内部梗了

“内部梗”已经成为《喜夜2》的高频词了,很多作品都在callback之前的老梗,就连嘉宾们也总是在提米未和马东做的喜剧节目里的热梗。

感觉全员都在捧米未臭脚。

前面已经提到了“没有啊”这个梗,在目前播出的节目里至少出现了3次。

《喜夜2》的赛制全面升级,一些成熟的喜剧团队会成为团长,选择新的喜剧团加入自己的战队,然后打团队赛。

在团长开场秀《喜剧监狱探戈》里,吕严和土豆以喜剧团胖达人3的形式绑定,歌词直接化用他们在《一年一度喜剧大赛2》里的作品《代号大本钟》中的经典梗,吕严一脸懵地喊出“我是团长了?我是团长了?”引发全场爆笑。

但没看过《一年一度喜剧大赛2》或者不知道这个梗的观众就不明所以,不知道大家在笑什么。

所以内部梗存在一定的风险,就是对观众的门槛提高了,很多包袱如果观众接不住就会尬住。

不过现场观众和“观众不代表”们大部分都是米未老粉,可能一直追着他们的作品四五年,对这些内部梗非常熟悉。

因此,当开场秀的效果比较突出的时候,再加上胡先煦本身就很喜欢callback,录制期间输出了许多内部梗,所以喜剧小队们接收到的信息就是“内部梗好用,还能讨好嘉宾”,于是在接下来的作品里开始疯狂输出。

第三期《棒棒小卖部》里由蒋易助演小卖部老板,于是内部梗又出现了,《一年一度喜剧大赛2》里李栋和蒋易演绎的喜剧小品《军师恋盟》中有一段经典台词,张飞对关羽撒娇式怒吼“我扎死你~兄弟!”。

饰演关羽的就是蒋易。

而这次,蒋易同样被扎,不过换成了钢笔。

姜杨大道复活后的作品《生化稍后危机》里蒋龙再次饰演丧尸,因为他之前在《一年一度喜剧大赛》里的作品《最后一课》中他就饰演戏剧学院毕业后找不到工作而去密室逃脱当丧尸NPC的表演系学生。

《技能五子棋》内部梗更加密集,放了一个张呈之前在《一年一度喜剧大赛2》上出圈的“油菜花回头”名场面照片。

很多人戏称这个作品是“电子香菜”,就是爱的人很爱,不爱的人真不爱。

但这个别称真的太抬举了,因为这个作品不配出圈,都是烂梗堆砌,无法直视。

02

“观众不代表”代表不了观众

《喜夜2》充满了人情世故啊。

如果说玩“内部梗”是为了讨好米未,那么米未也的确很会审时度势,看辛芷蕾得了影后,立刻官宣辛芷蕾是嘉宾。

但或许是影后价格很贵,她只是作为“首期惊喜”嘉宾出现,第三期之后就没有了她的身影。

但由于辛芷蕾的加盟,前两期的收视率也上去了。

不过显然,辛芷蕾对喜剧并不在行,营业也不在状态,而且她明显不是米未的粉丝,很多内部梗她也一脸懵逼。

要我说,她才是真正的“观众代表”,其他嘉宾也确实是“观众不代表”,因为他们的喜好真的代表不了普通观众。

比如很多嘉宾一出场,刚一开嗓他们就开始笑,是因为他们是老熟人,很懂他们平时的状态,但对于很多第一次见到这些演员的观众自然不清楚笑点在哪儿。

也不怪辛芷蕾懵,有时候她真的不知道怎么评,很难评,因为虽然都是演员,已经跨了专业壁垒了。

这不是参加个旅游节目那么简单,而是要对他们的作品打分,还要评个所以然。

相反,轻车熟路的大张伟更加适合,因为他的点评同样不需要逻辑,直接说“这个作品没逻辑,好好笑……”大张伟似乎就喜欢这种没逻辑、不用动脑子还好笑的东西。

说白了,就是喜欢演员“装傻”。

这几位“观众不代表”各有功能定位,比如小胡的定位就是粉丝,经常能口出金句,复刻之前的台词,内部梗频出。

作为主持人的马东主要是控场,对作品的点评比较少,但是会针对他们的创作进行采访,cue一下他们想要表达的点以及想传达给观众的信息。

大张伟就是碎嘴子点评,没什么营养,但是可以充当领笑员,烘托氛围。

张若昀就是感性担当,对比较戳人的作品会额外点评。

李诞是负责上价值,也会捧自己看中的新人。

他们各有定位,而辛芷蕾就成为了“看不懂担当”。

两期节目下来,她就像个花瓶一样,贡献的就是表情包,满脸问号,但她坐在那里,就已经保障收视热度了。

03

形式单一,重要的“底”

三期节目下来,每个喜剧小队的风格都没有突破,形式非常固定单一,甚至走向了同化。

比如胖达人3的风格就是漫才,一个做“装傻”,一个做“吐槽”。

某某某擅长结构式剧情 sketch,10 分钟能完成 3 次反转且逻辑自洽,剧作很强,而最后的反转总要来一个温情梗。

四士同堂擅长经典解构 + 文学梗 + 高密度 verbal gag。

酷酷的天放擅长生活流 observational sketch,因为两个人都是东北人,所以经常会流露一些东北方言梗和谐音梗。

逐梦亚军是人物驱动型剧情 sketch,两个人都是戏剧学院训练出来的,所以在创作的时候喜欢找人物弧光。

《喜夜2》里让五个喜剧小队成为团长,邀请其他喜剧小队加入,可能就是为了打破他们固有的喜剧模式,希望可以做到融合和互补。

但目前来看,同化的成份比较大。

第三期是团队赛,每个1V1的作品虽然风格会有些不同,但同质化也很严重,六组作品清一色走“先喜后悲+底翻底”三段体。

这种形式的确好用,但观众容易审美疲劳。

《生化稍后危机》丈夫最后送出纪念日礼物,反转温情的底色是“丈夫变异后仍然保持着肌肉记忆”,那就是对妻子不变的爱。

《西线有战事》的反转是过生日,最后两国的守卫战事竟然是同一天生日,然后许下了同一个愿望。

这种“底”都很有意义和价值,也都有戳人的小情绪。

此外,同质化的还有作品前半段的喜剧梗,几乎都是由一个“装傻”造成的。

通过听不懂话或者理解偏差造成误解,由此造成喜剧梗。

而这种喜剧梗是有风险的,有时候好笑能炸场,但有时候也会被尬住。

所以演员们需要完成作品后在展演上磨合,一遍遍演出看观众效果,然后才能在节目中正式录制。

节目才进行第三期,不能一票否决,无论作品如何,但看了后采和演员们讨论和排练的片段之后,真心敬畏他们对喜剧的热爱。

希望后几期演员们在看了观众的反馈之后能够及时调整,让喜剧变回喜剧。

场馆介绍
北京喜剧院隶属东方(北京)国际文化艺术中心有限公司,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东二环东四十条桥西南角,地处朝阳门商务中心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四通八达,距地铁东四十条站仅200米,距地铁朝阳门站仅300米。北京喜...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朝阳门北大街11号
乘地铁:地铁2号线东四十条站下车,D(西南)口出站,南行100米即到。乘公交路线:特2、特
北京喜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