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诞的嘲讽,你听出言外之意了吗?
更新时间:2025-10-15 17:52 浏览量:1
今天,我看了《喜人奇妙夜2》第三期(下)的4个作品,整体感受不佳。
总共四个作品,谁排名倒数显而易见,但谁排第一,真选不出来,没有特别亮眼的表现。
本期,我个人觉得没有第一名,《西线有战事》和《兴帮往事》并列第二,《棒棒小卖部》第三,《社团招新咯》第四。
《兴帮往事》改编自《上海滩》,整体喜剧技巧单一,可以说是个「合格」的作品,但不能算是个出色的作品。
出色作品和合格作品的差距,就在于你是产生敬畏之心,还是傲慢之心。
看完「出色」的喜剧,你总能发出感叹:「原来还能这么玩」、「竟然还能这么想」。你不得不佩服剧本精巧绝伦。
进而对喜剧行业,产生一种油然而生的敬畏,这工作真不是谁都能干的啊。
因为,你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完不成此类创意工作。专业人士,这么多年沉淀,确实远胜于业余的。你不敢轻看喜剧。
而看完「合格」的喜剧,你会莫名其妙激增自信,甚至是傲慢,有一种「这种东西,我也能做」的错觉。
就我个人,看完《兴帮往事》,我的傲慢大于敬畏。这些套路,我太熟了,没难度。
不过,我知道我这份自信,也是幻觉。创作者和观看者,永远不在同一个维度。
能做个「合格作品」,已经很不容易了,笑点、剧情还算流畅,所以排名第二。
《西线有战事》笑点不够密集,煽情有点多了。从「战事」这个词,我们就知道,这是个残酷的,悲伤的故事。
所以,更需要喜剧,来冲淡悲情。两个不同国家,守护边境的士兵。
于情,能做好朋友。于国,也是战场的敌人。
这段矛盾和冲突,没有深入处理和挖掘,导致剧情浮于表面,很难看到深层次的「悲喜交加」。
选的设定不错,不过喜剧技巧难以为继,有点遗憾。
《棒棒小卖部》,我可能欣赏不了「全程搞抽象」的作品,我觉得这个作品没有连贯性,不能算作品,更像是广告片段拼接。
把广告片做成喜剧,我认为是有创意的。广告部分很优秀,喜剧部分看不到功力。
我个人并不反对「搞抽象」,偶尔来一下,会是神来之笔。
问题是,张兴朝纯搞「抽象」,就像一个搞怪合集,零零碎碎的,不完整。
表演结束后,采访环节,李诞对三个编剧说,以后还要在圈里混,怎么能在这种作品上署名。
这句话,隐含的意思是,《棒棒小卖部》是一个减分作品,署名会影响编剧的名声。
我想,李诞对这个作品,应该也没有特别喜欢。
目前为止,我对张兴朝的作品,没有太多认可,不论是《技能五子棋》,还是《棒棒小卖部》,都是集中在一个点上,不停地翻番,局限性太强,看不到后续故事发展。
总感觉他的作品是静止的,凝固的,没有大框架和故事脉络。
《社团招新咯》,最后一名。
王男的剧本写得很随意,之前的《一起去露营》,和本期的《社团招新咯》,颇有小学生记录一天生活的风范。
流水账,且没有笑点。真没有能笑的地方啊。这两个作品浪费时间,完全是「不合格」作品。
看完《社团招新咯》,你不会有「我也能行」的傲慢,而是「我可不敢把这个作品搬上台」的羞耻。
作品不怎样,周边做得挺勤快,李诞说他们工作不饱和,真是「最强吐槽役」。
正事没干好,副业一大堆。
我很不喜欢,因为我感受到他们对喜剧的傲慢,「我也能行」,「就这样吧」,他们以业余的态度做喜剧,却享受专业人士的光环,太偷奸耍滑了。
赶紧「良币驱逐劣币」,赶紧淘汰吧。
那么,就说到这里吧,我是猫兔子,我们下次见。#今日综艺指南##喜人奇妙夜第二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