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李敏
更新时间:2025-10-14 11:35 浏览量:1
人民日报2025年8月14日报道了秦腔演员李敏的事迹,全文如下:
李敏,戏曲演员,乌鲁木齐市秦剧团(新疆秦剧团)二级演员,中共党员,师从秦腔表演艺术家李梅,现为乌鲁木齐市剧协副主席。先后在《游龟山》饰演胡凤莲;《铡刀下的红梅》饰演刘胡兰;《红灯记》饰演李铁梅;《花园卖水》饰演黄桂英;《数罗汉》饰演姜琴秋;《十二把镰刀》饰演桂兰;《生死牌》饰演黄秀兰;《打金枝》饰演昭仪公主。其中2022年《铡刀下的红梅》获第九届中国秦腔艺术节特别推荐剧目。2023年获首届新疆文化艺术节个人表演一等奖,2024年获中国秦腔优秀剧目会演表演艺术传承英才称号。代表作品《焚香记》创新融合秦腔与交响乐,2025年5月凭借该剧获第32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在《焚香记》表演中,运用“滚白”唱腔与水袖技法,开发“风摆袖”“鬼魂步”等创新动作,通过七度音域跨越唱腔及圆场功、冲袖、卧鱼等高难度技巧刻画角色情感层次。
李敏在《焚香记》中的表演极具感染力,在高潮段落《情探》中,她以“王魁负义天良丧”的激昂唱腔震撼全场,从低吟到嘶吼实现七度音域跨越,配合水袖从柔婉到暴烈的变化,将敫桂英从哀怨到绝望的情感层层递进;而在《打神》一折中,她接连展现圆场功、冲袖、车轮花、卧鱼、下桌抢背等高难度动作,扎实的戏曲功底展露无遗。
1989年,李敏出生在陕西渭南市的一个小村庄。在她儿时记忆里,奶奶坐在山坡上纳鞋底时总爱哼《三滴血》的调子,那板眼分明的旋律随着针线穿梭;庙会上搭起的戏台前,《铡美案》的唱段震得黄土飞扬,戏中人的悲欢总让乡亲们泪水涟涟……这些场景像一颗颗种子,落在她心里最柔软的地方,待春风吹拂,便破土而出。3岁半那年,父母带她去电视台试镜,导演临时起意让她上台清唱。后来母亲告诉她,当时台下的工作人员都感慨“这孩子天生就是唱戏的料”。从此,她成了《秦之声》的常客。8岁、9岁时,连续捧回两届全国戏曲小梅花金奖。
李敏由衷感慨,自己从小骨子里就热爱秦腔,真心希望秦腔能够拥有长久生命力,永不衰竭。但如何能更好地让秦腔在边疆地区传承和发展,首要解决的问题便是人才引进。李敏表示,希望通过政府来搭建平台,比如“文化润疆”“文化援疆”等工程加快落地实施,让新疆和陕西、甘肃等地的秦腔艺术家们有一个交流和学习的机会,把内地的秦腔艺术带到边疆,让边疆的演员有机会到内地来充电、学习。也希望通过媒体呼吁,大力宣传,让一批热爱秦腔艺术的年轻人投身到这份事业中来,让秦腔事业继续在边疆大地开疆拓土,一代一代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