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间沙龙】旅游-游戏-戏剧|八方舞台:把“咨询室”搬上戏剧场
更新时间:2025-10-13 18:28 浏览量:1
10月16-20日,张沛超博士的“自在心理学与易心八法连续培训项目中级班第三期”将在开封开班。在课程期间,张沛超老师二位弟子,资深心理咨询师张路、孙贵忠两位老师将为大家带来两场午间沙龙。
在心理咨询本土化探索的浪潮中,张沛超老师融合“自在心理学”与“易心八法”的理论体系,为咨询师搭建了一座从理论理解到临床胜任的桥梁。
张沛超博士的理论,本质是对本土文化心理与现代精神分析的创造性整合。
张路和孙贵忠两位老师都跟随张沛超博士研习多年,对自在心理学和易心八法有着深刻的理解与体会。在沙龙中,她们将分享自己多年的学习心得及实践经验。内容将涵盖八方舞台、“旅游”、游戏、戏剧等,并结合案例进行分享。
她们希望通过这些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并学习自在心理学与易心八法,同时助力学员更好地吸收中级班所学内容,更好地提升咨询技能和自我成长。
第一场
主题:旅游-游戏-戏剧-疗愈
时间:2025年10月17日中午13:15-14:45
带领讲师:张路
分享内容:
1、八方舞台
“八方舞台”融合了心理剧、传统戏剧、舞剧、游戏等特点,把来访者和咨询师一起搬上了剧场,直观呈现不同人格以及不同人生可能性的面向。这背后是“超体”做为一个大的核心见地基础。超体,超越时间,超越空间。是一切可能性的总和。
北舞台是咨询室空间(当下空间)发生的心理剧;南舞台是童年经历,原生家庭的心理剧;西舞台是现实生活中的心理剧;东舞台是幻想和梦。这四个舞台由旁白或独白连接。
2、旅游
旅游是身体到达哪里,让身体抵达一个经纬度的坐标。用脚步丈量土地。核心是“到达”和“看见”。
来访者每次给我们讲他们的人生故事,给我们说“景”时,就是邀请我们“走入景中”,成为风景的一部分。
比如:来访者描述去漓江旅游,坐船观光,下到江边,触摸江水,跟渔夫学习撒网扑鱼。此时,我们既要是来访者本人,又是来访坐的那艘船,又是吹过的风,又是江边那块土地,又是江水,渔网等等,我们通过不断的尝试替代性的体验,抵达哪里——跟来访者一起旅游。
3、游戏
游戏是另一种体验,是多维度的体验媒介。它可以是一次旅行,一次事故现场,一场战斗,一本故事书。在游戏中,用行动、象征和想象来表达内心世界。
这些形成的经验与我们日常经验,当下经验有一个过度空间,使得经验发生转变。
儿童青少年的内心冲突来自于角色,从这个角度而言,心理咨询就需要使得来访者的自信,从越来越被束缚的角色当中释放出来,就是释放天性,而游戏是最好的最直接的释放方式。
案例分享
4、戏剧
每个人要成为自己,那就是出演自己。为什么不能很好的出演自己呢?剧本限制了人们的人生,而内心的冲突则来自于剧本之间的冲突。
一个人在家庭中,爸爸想让你成为的人,妈妈想让你成为的人,往往是不一样的。父母之间天生存在竞争。他们安排什么角色,你就得演什么角色。这就是你的人生剧本。
人内心的冲突来自于剧本之间的竞争,所谓病就是这个冲突达到一定的形态了。要么上不了台,要么下不了台,人生就是舞台。心理治疗就是漫长的心理剧。
第二场
主题:学习“八方舞台”触摸“生命质感”——分享易心八法的本土化深度成长
时间:2025年10月16日中午13:15-14:45
带领讲师:孙贵忠
分享内容:
1、八方舞台:把“咨询室”搬上“戏剧场”
“八方舞台”督导,是理论内化的核心突破:将咨询室里的“私密对话”,搬上戏剧化的全景舞台。
学员们共同演绎来访者的“平行时空”“多人格面向”——有人扮演来访者的“童年子人格”,有人呈现其“社会面具”,有人诠释其“内在冲突的另一方”。
在声光影的全方位呈现中,来访者的“梦、现实生活、咨询室动力”不再是文字描述,而是变成可观察、可代入的“心理全景剧”。
这种模式让咨询师得以“跳出文字”,用视觉、听觉、身体感受去理解,从“体验”到“临床”:把理论长成自身的咨询能力
2、先“成为”来访者:触摸“生命质感”
在“八方舞台”的演绎中,咨询师需要暂时放下“助人者”身份,代入来访者的多重角色。
这种“成为”,让咨询师直接触摸到理论对应的“生命质感”——原来“自在心理学”强调的“生命本然流动”,是来访者被现实枷锁困住前的那个“舒展的可能自我”;原来“易心八法”里的“动力节点”,是来访者故事里某个被忽略的“转折瞬间”。
3、再“编织”个案:让理论服务于咨询
当理论内化后,咨询师回到临床,会自然地把个案“场景化、生活化、戏剧化”。
比如用“易心八法”的逻辑,梳理来访者“过去—现在—未来”的动力线;用“八方舞台”式的视角,看见来访者隐藏的人格面向与未被言说的故事(如从来访者的“职场困境”,洞察其“原生家庭互动模式的复刻”)。
讲师简介
张路
美国加州整合大学应用心理学硕士
专职心理咨询师,从事心理咨询工作十六年
咨询师之家联合带领团体督导小组
九州心理“易心八法”儿童青少年游戏治疗课程培训专家
接受张沛超博士的案例督导,有丰富的个案咨询经验。
教育受训背景:
北大六院郭延庆博士儿童行为治疗
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丽雅·克莱因博士心理治疗、精神分析
Hananh Sun(加拿大)儿童青少年游戏治疗连续培训
盛晓春博士系统式家庭治疗
乔伊斯·米尔斯博士儿童青少年治疗隐喻系统培训
赵文滔博士家庭治疗培训项目及家庭治疗小组督导
英国家庭治疗师卡罗琳·彭尼博士(弗洛伊德的曾孙女)及Deirdr博士儿童青少年团体督导
LivingWorks“自杀预防与干预安全网络”认证培训
张沛超精神分析三年研修班(连续培训)
(澳)彼得·布莱克(Peter Blake)博士儿童青少年团体督导
首届中英国际官方认证(中国区)戏剧-神经-游戏(苏·詹宁斯教授)连续培训
孙贵忠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国家三级婚姻家庭咨询师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员
教育受训背景:
张沛超博士精神分析与实践系统研修班3年
曾奇峰精神分析初级、中级课程
盛晓春系统式家庭治疗
丽雅.克莱因“温尼科特早期情感发展理论”
沙利文巴林特小组网络学习
加拿大琳赛带领的“婴儿观察”小组系统学习2年
张沛超博士团体个案督导2年
张路个案督导3年并持续中
张路&林雅娟联合督导75小时
接受张沛超博士每周高级班地面督导1年,高级班网络督导持续中
多次参加张沛超深度家族动力工作坊、青少年心理问题及临床策略等课程
张路、刘籽萱“易心八法”整合式儿童游戏心理咨询系统培训
直播地点
九州心理视频号,免费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