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喜剧院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歌剧话剧

喜剧演员里院共话方言之美 嘉宾现场学起青岛方言 现场喊话“太恣了”为青岛“代言”

更新时间:2025-09-26 06:51  浏览量:2

方言里有万家灯火,方言里有诗意乡愁。当方言碰到喜剧,又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日前,在第二届(2025年)里院喜剧节的第二场“里院共话”中,主持人杜海涛与演员王迅、阎鹤祥、张弛、李川,以及青岛市戏剧家协会主席迟涛五位嘉宾,以“中国喜剧的名片与底蕴”为主题,对各地方言的魅力,以及方言之于喜剧的重要性展开了精彩的讨论。

喜剧明星自报家门秀方言

“四川话有一个特色,喜欢用叠字,一下子就把这个话变得很可爱了,比如北方说‘盆’,成都话叫‘盆盆儿’,比如筷子,我们叫‘筷筷儿’,两个一叠就觉得特别有意思。”王迅是四川人,他一开口就以地道的四川话让现场观众笑声一片。

北京出生的阎鹤祥,从青岛的老舍故居讲起:“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是在青岛写的,他是满人,所以他的作品里有很多北京话。”他还表示自己天津话也说得很好,因为“天天跟天津人郭麒麟在一起”。阎鹤祥还特别提到,相声创作常含有方言元素,“比如《关公战秦琼》,就是山东话跟山西话的交流,这个特别有意思。”

沈阳人张弛上大学的时候学的是北京曲剧,老师要求他们说北京话。“当时口音改得很难,但是也改过来了。”以“总裁”形象在网上走红的李川是太原人,据他介绍,山西话有一些鼻音,但是没有西北方言鼻音那么重,同时有一些尾音的拐调。老青岛迟涛则说,青岛人的直爽劲也会流露在方言中,“比如说‘你觉得这件事行不行?’,青岛人就会说‘你这个人行不行?不行拉倒’。”这种爽利直率反而会产生一种喜剧的效果。

喜剧作品离不开方言增色

在影视作品,尤其是喜剧作品中,方言究竟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方言多了,观众可能听不懂,少了又不过瘾,没有把作者的想法、影视作品想传达的情绪表达出来。”杜海涛抛出问题:影视作品要如何精准拿捏方言的使用度?

对此,王迅表示,他出演的首部电影《疯狂的石头》就使用了成都话,演的时候觉得特别自如。用方言演戏和用普通话演戏真的不一样,会生动很多。

“我看了贾樟柯的电影,全是山西方言,比如《江湖儿女》《山河故人》等,我觉得好美,那么亲切。”李川以导演贾樟柯的电影为例,讲了方言之于电影的重要作用。

“《喜盈门》反映的是青岛平度地区的农村生活,编剧辛显令、导演赵焕章都是平度人。”迟涛回忆起80年代的电影《喜盈门》,他认为这部影片是青岛历史上最有名的一部电影,这部喜剧片能获得金鸡奖、百花奖,与编剧、导演对平度的了解和热爱是分不开的。此外,方言之于戏曲更重要,“青岛的柳腔和茂腔是我们的地方戏,柳茂是不分家的,所有的语言都是青岛方言来表达的。”

嘉宾现学方言表白青岛

在本场“里院共话”,嘉宾们还就方言是否还被年轻人喜欢的问题展开了讨论。杜海涛、王迅发现,不少孩子不再讲方言,并表达出一种遗憾。而张弛认为很多年轻人喜欢在网上使用方言,大量短视频中也能听到方言,证明了方言的魅力所在。迟涛则说,方言也在与时俱进。

方言是本场“里院共话”的主题,今年里院喜剧节也着重展示地域幽默特色,邀请多地具有代表性的喜剧表演团队参与。这些元素的聚集,使得本届喜剧节也成为方言文化大碰撞的平台。

参加这场活动的嘉宾,也从不同角度分享了对青岛的印象。“我每年都会来N次青岛,特别喜欢青岛。”王迅说,青岛的风景令他难忘,尤其是里院,“往这里一站,就仿佛有一种穿越的感觉。这里有很厚重的历史积淀,也是一个时尚的地方。”阎鹤祥、张弛、李川则分别“报菜名”,说出了他们当天中午吃的青岛菜,还集体相约“明年还来青岛,再次相会里院”。随后,几位嘉宾现场学起青岛方言,为青岛和里院喜剧节“代言”:“吃嘎啦。”“哈啤酒。”“逛里院喜剧节。”“太恣了!”

青岛晚报/观海新闻/掌上青岛记者 张琰

场馆介绍
北京喜剧院隶属东方(北京)国际文化艺术中心有限公司,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东二环东四十条桥西南角,地处朝阳门商务中心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四通八达,距地铁东四十条站仅200米,距地铁朝阳门站仅300米。北京喜...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朝阳门北大街11号
乘地铁:地铁2号线东四十条站下车,D(西南)口出站,南行100米即到。乘公交路线:特2、特
北京喜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