瓯剧《杀狗劝夫记》亮相第十九届中国戏剧节,荣获“优秀剧目”奖
更新时间:2025-09-24 18:36 浏览量:1
当千年南戏的韵律在现代剧场回响,当国家级非遗的魅力征服全国观众,瓯剧——这颗植根于温州沃土的戏曲明珠,正以崭新姿态绽放光芒。2025年9月23日,温州市瓯剧艺术研究院创排的《杀狗劝夫记》登上第十九届中国戏剧再度登上这一国家级艺术盛会舞台,标志着“南戏故里”温州在传统戏曲传承与创新方面取得重要成果。最终瓯剧《杀狗劝夫记》凭借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精湛的艺术呈现,荣获本届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
作为浙江省传统曲剧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瓯剧的历史可追溯至明末清初,其前身为“温州乱弹”,因温州古属“东瓯”,1959年正式定名“瓯剧”。它集乱弹腔、高腔、昆腔、徽调等多声腔于一体,高亢激昂的乱弹腔里藏着浙南的豪迈,柔婉舒缓的滩簧中透着市井的温情,更有独具特色的 “瓯剧锣鼓”,四百余年来浸润着温州方言与民间音乐的精髓,成为南戏文化活态传承的“活化石”——在“温州杂剧”(南戏)的发源地,唯有瓯剧仍以完整的声腔体系与表演传统,延续着900年南戏的脉动。
此次亮相中国戏剧节的《杀狗劝夫记》,正是瓯剧传承与创新的典范之作。该剧由温籍著名剧作家尤文贵改编,导演谢平安、作曲李子敏等三位大师联手打造。如今三位前辈虽已离世,但舞台上的每一句唱词、每一段旋律,都承载着深厚的艺术情怀与师徒情谊。《杀狗劝夫记》自1999年创演以来,温州市瓯剧艺术研究院秉持“十年磨一戏”的匠心,历经二十余载打磨,演出超百场,屡获殊荣:2000年斩获浙江省第八届戏剧节优秀剧目奖,2003年、2019年两度受邀赴港亮相国际舞台,2023年入选文旅部“中国戏曲像音像工程”,更于2000年、2025年两度登陆央视CCTV11频道,让瓯剧声腔传遍全国。
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方汝将饰演的孙荣,充分展现瓯剧文戏武唱之特色,通过一系列的跌打滾翻,技与艺的巧妙融合,情境与人物的交相辉映,看他的表演尽显戏曲艺术的民间性、俚俗性,既还原了南戏本真的气质品相,又没有忽视当代审美趣味;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主角奖得主蔡晓秋饰演杨月真,以细腻传神的表演塑造了聪慧果敢的贤妻形象;瓯剧名家胡涛唱腔醇厚,表演富有张力,三位瓯剧名角携杨蝶珊、沈家辉、王秀丽、翁翔、周飞、余立杰等瓯剧新生力量同台献演,传承经典,闪耀舞台。
瓯剧《杀狗劝夫记》更是以“守正创新”的姿态惊艳全场:舞台回归南戏“以简驭繁”的原生态美学,一桌二椅勾勒写意空间;“捡场人”如“弹幕”般与观众互动,解读剧情、吐槽角色,重现南戏“副末开场”的古老传统;乐队走出乐池亮相舞台,乐师时而伴奏、时而客串,再现宋元“乐舞一体”的演剧风貌;更有拟人化的“黄狗”角色,会说话、善吐槽,让古老南戏焕发现代幽默。剧中的这些“温州基因”让观众倍感亲切——“人客”“铜钿”等温州方言俚语自然穿插,“温普”语气词“呐”拉近与当代观众的距离,本土老山歌的旋律融入瓯剧唱腔,既保留了“乱弹腔”的原汁原味,又让传统戏曲有了“新滋味”。
复排导演叶玺介绍在谢平安导演原版基础上,本次复排注重细节打磨与人物塑造,适时融入现代“网络梗”,增强与观众的互动与代入感。作曲蔡南正特别提到“打狗”等核心唱段历经多次打磨,通过乐队编排与唱腔设计强化情绪张力,让观众“听得过瘾”。
演出结束后,许多观众仍沉浸其中,不愿离去。在杭温州戏迷九山先生:“瓯剧是我家乡的文化瑰宝,此次来杭州参加中国戏剧节比赛,作为在杭的温州人,感到无比骄傲自豪!现在这一批瓯剧人,能坚守着如此冷僻的一个地方稀有剧种,不是光靠努力就可以的,要有万丈的热情耐心,需要时间来打磨,付出的泪水汗水,那是我们常人难以想象。所以取得这么好的成绩,是非常不容易的”。杭州的资深戏迷邹先生观看后:“瓯剧这个戏绝对是这次戏剧节的一股清流,没有大制作的舞美,完全就是通过真挚的表演赢得台下观众的欢呼和掌声,这才是当今戏曲舞台最难能可贵的!”浙江工业大学学生陈子婧观后:“作为05后观众,这是我第一次接触温州的瓯剧。《杀狗劝夫记》堪称一部清新自然的世情戏,它不倚仗“科技与狠活”,全凭演员扎实的表演牢牢牵引观众的目光。令我尤为惊艳的是,方汝将所饰演的孙荣虽为文戏人物,却做到了“文戏武演”,在“救兄”“打狗”等关键段落中,以精准的肢体语言和极富层次的表情变化,将孙荣内心的挣扎与手足之情的自然流露演绎得真实动人,令人大饱眼福,剧场内掌声不息。整部戏在悲剧与喜剧之间的平衡拿捏得恰到好处,让观众于笑声中体味人情冷暖、世间百态,也悄然领悟到“交友不慎鬼进门”的警世深意。
瓯剧《杀狗劝夫记》荣获本届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这份沉甸甸的荣誉背后,是古老南戏隽永的意蕴所在。正如温州市瓯剧艺术研究院书记、院长叶勤武所言:“这对小剧种而言,是实现大作为的重要机遇。”它不仅提升了瓯剧的全国知名度,更让“南戏故里”的文化影响力进一步扩大,为其他地方戏曲的当代传承提供了可借鉴的“温州经验”——以匠心守护传统,以创新拥抱时代,让非遗戏曲不再是博物馆里的“化石”,而是“滚烫的、鲜活的、会呼吸的人间回声”。
从温州东南剧院的“闹热兮”家乡答谢专场到杭州红星剧院的掌声如潮,从白发老戏迷的会心喝彩到00后粉丝的应援牌,从瓯窑名家陈景炜专程赴杭捧场并送上匠心制作的瓯窑,用温州非遗来祝贺温州非遗;到戏迷“红姐”带着应援物资跨越城市支持。《杀狗劝夫记》的受热捧,印证了瓯剧的生命力。正如主演方汝将所说:“戏从温州来,应奔世界去。”此次中国戏剧节的亮相,不仅是瓯剧的一次“高光时刻”,更是南戏文化走向全国、对话世界的新起点。
未来,温州市瓯剧艺术研究院将以《杀狗劝夫记》为契机,加快年轻演员培养,推动瓯剧跨剧种传播,让更多人听见瓯剧的声腔、读懂南戏的魅力。而这颗浸润着温州烟火气的戏曲明珠,也必将在新时代的舞台上,继续书写非遗传承的新篇章,让南戏故里的风华,永远滚烫、永远鲜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