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第二届里院喜剧节:黄渤“带头笑”成青岛新名片? | 现场
更新时间:2025-09-22 22:09 浏览量:1
作者| Mia
编辑| 糖炒山楂
9月19日的青岛,大雨也无法浇熄人们的热情,整个里院中山路人山人海,大家纷纷举起相机与手机,记录这期待已久的一刻。五彩缤纷的小丑,蒸汽朋克风格的coser 巡游,橙色IP人偶“喜橘”无处不在,制造出一场童话感梦境。
人气歌手龚琳娜率先登台,之后,伴随着每个艺人著名台词,粉丝在台下喊出了对每一个即将登台名人的判断猜测。在尖叫呐喊声中,联合发起人之一黄渤,蔡明、陈佩斯陈大愚父子、王艳、夏雨、叶蓓、秦霄贤、管乐,多位明星冒雨到场,为喜剧节站台,将全场气氛推向了高潮。
第二届里院喜剧节如期而至,其幕后推动的知名喜剧人们,如何挖掘喜剧艺术治愈人心的力量?如何找到与年轻人的共鸣,为青岛这座著名旅游城市,再添上新的文化标签?我们来到现场,一探究竟。
里院喜剧节2.0版本加载中
外界或许见过啤酒节期间狂欢的美食之都青岛,或许感受过崂山碧海与历史厚重感碰撞的青岛,但少有人见过这样欢乐指数拉满的青岛。
从开幕日起,整个“喜游区”焕然一新,街头巷尾,处处都能听见“开场!把烦恼都丢掉”的欢乐歌声,百年历史建筑上贴着各式彩色贴纸,装饰着舞台帷幕,每个窗户都在“开口大笑”,大型毛绒玩偶“喜橘”蹲坐在红瓦屋顶,大量周边、演出海报、导览地图加持,使得氛围极其热烈。
低票价得以让更多年轻人踊跃参与其中,排队打卡领取吧唧,或是与装置合影,或是去喜橘照相亭留念。更多人在街头感受快乐,给出喝彩鼓掌惋惜等种种反应。从魔术师,到即兴表演者,到脱口秀艺人,每个艺人身边都挤满了年轻人,整个街区化身为一个盛大的流动的舞台。
在喜剧类节目如火如荼的当下,里院喜剧节尝试回到喜剧的本质,让喜剧最初的生命力得以爆发:不再隔着冰冷的屏幕旁观,而是重返街头,回到线下,一同大笑情感共振,重塑人与人之间最真实即时的互动联结。是好笑还是不好笑,台上人立刻心里有数,如一个表演者所说的那样,你们也是创作的一部分。
去年首届里院喜剧节曾收获6亿+网络曝光量,吸引上百万人次国内外游客专程赴约,今年第二届迭代升级显然难度更大了。
能够看到的是,其明星阵容全面升级。黄渤、黄晓明之外,联合发起人新加入黄子韬、范丞丞两位青岛籍艺人,除了“首发”阵容,还将加入岳云鹏、大鹏、王迅、张小斐、孟鹤堂、秦霄贤、阎鹤翔、王勉、李川等知名喜剧领域明星。除了聚集德云社、开心麻花、单立人喜剧等国民厂牌,蛤蜊喜剧等四家青岛本土厂牌,还邀请了“武龚郝高”组合、翟佳宁、刘仁铖等高人气喜剧演员。
其空间版图也得到拓展,现场形成“街区+剧场+沿海”的立体架构。喜游区为主要演出区,集中设置街区舞台与打卡装置;乐享区为互动打卡区,分布在里院街巷节点,满足市民休闲体验需求;欢动区为新增的沿海嘉年华巡游带,涵盖从里院街区延伸至栈桥附近的沿海路段,并增设2个小型演出剧场。
从演出环节,不难看出喜剧节涉及的表演规模类型也进一步扩大和丰富了。特邀演出汇聚26个国内外顶级喜剧厂牌及团队,共有49个精品剧目、71场喜剧演出。
除了开心麻花《乌龙山伯爵》、孟京辉戏剧工作室《两只狗的生活意见》等经典重磅剧目“坐镇”,还有国内首部虚拟现实电影——《唐宫夜宴》XR沉浸展将于喜剧节期间呈现。
此次喜剧节首次特邀海外剧目,法国皮卡罗剧团的喜剧佳作《男人与垂钓者》将在喜剧节期间迎来亚洲首演,另有阿根廷艺术家卢西亚诺演绎融合视觉魔术、马戏与肢体喜剧的独角戏。
“喜游区”特色空间共分为喜剧盲盒秀、欢乐巡游、里院共话三大主题板块,去年备受好评的“喜剧盲盒秀”进一步升级,累计800余场喜剧表演与互动活动涵盖即兴喜剧、魔术脱口秀、相声、山东快书等30种表演形式。每日还设日夜不同的“喜橘”主题巡游,晚场搭配偶灯装置。
此外,开幕狂欢音乐演出、闭幕音乐派对及3场嘉年华音乐盲盒以“音乐+喜剧节”的形式点燃气氛,开闭幕两场庆典活动及8场喜剧工作坊为观众提供近距离接触喜剧创作、与从业者交流的机会。
3场“里院共话”行业论坛,除开幕论坛《笑看中国喜剧百年》外,还有《中国喜剧的名片与底蕴》论坛,《属于公众的喜剧永不散场》论坛。
在开幕论坛上,陈佩斯、倪萍、黄渤、宁浩、贾冰等嘉宾与媒体一同观看了中国首部喜剧、电影资料馆的镇馆之宝《劳工之爱情》。
黄渤在映后交流中表示,“一百年前我们为了欢笑作出过这么大的努力,这是一个有制作意识的片子,各种电影手段包括画中画、快进加快叙事速度等,用了各种办法。那时候的演员真敬业,摔是真摔,真精彩。”宁浩从导演角度肯定这部电影,“具备很多种类喜剧的特点,有设计,角色有喜剧的人物错位感,有大量的动作喜剧,也有人物心理表现,在那时候,已经奠定了今天喜剧的基础。”
刚刚以话剧改编的喜剧电影《戏台》,在暑期档获得高口碑的陈佩斯认为,中国首部喜剧默片有着不同于同时代欧美喜剧默片的独特气质,“默片演员都是戏曲演员,默片电影继承了戏曲的精髓,注重肢体造型,表演时总会想着面向观众。我们(喜剧)前面其实是有里程碑的,这是一个特别值得欣慰的事。”在谈及中国喜剧的百年变化时,他认为,“喜剧的形式在变化,默片时代靠故事、肢体、表情,有声电影之后语言加故事,但仍然要有好的故事。”
青岛文旅名片上新:里院、喜剧与啤酒、“嘎拉”绝配?
过往,青岛“电影之都”的印象得到不断增强。1907光影俱乐部,前身是中国最早的商业影院“水兵俱乐部”;1931年,胡蝶在中国电影院(原山东大戏院)为《歌女红牡丹》剪彩,开启中国有声电影时代;东方影都更是《流浪地球》《封神》等工业大片的诞生地。
《热辣滚烫》《南来北往》在青岛取景,《父母爱情》《最好的我们》等剧在八大关取景。而独一无二、中西结合的青岛里院这一传统特色民居,也随着影视综作品的热播,有了越来越多的存在感。去年的暑期档冠军《抓娃娃》,便是取景于大鲍岛里院。文旅沉浸式体验真人秀《你们说了算》之里院来福战,也尝试将里院文化元素融入到游戏场景、题目中。
而里院喜剧节则探索“在地文化+喜剧艺术”的创新结合,将“里院”IP价值的拓展推向了新的高度,一切都与青岛最具有特色的历史文化建筑里院,以及独特的地形地貌相融合。从方言,到饮食文化、生活方式、人文,全方位呈现青岛魅力和里院魅力。
整个喜剧节空间设计将重点放在了几大里院,“走进院子即入剧场”,以笑开怀共情,为观众游客留下美好印象,引发游玩欲、提升复游率:十余处 “喜橘” IP 主题装置分布在里院的门头、天井、街巷等节点,将建筑的厚重历史感与年轻欢乐的喜剧氛围相融合。
在开幕论坛上,作为青岛籍明星,倪萍回忆了自己过往难忘的青岛里院生活,认为青岛的房子很有层次,和别的城市完全不一样,有看不完的风景。宁浩对里院满怀好奇,他表示自己在青岛拍过好几部戏,这是第一次看到里院这种建筑形式,和北京的四合院,山西的乔家大院等完全不一样,值得细细感受。
演员叶逢春表示可以在里院表演很幸运,“我们有很多演员在这里演出,有各种各样的门类,有脱口秀、默剧、小品和话剧,其实演员演完以后会聚在一起交流学习,确实是一次非常宝贵的经历。”
漫步喜游区,“一步一景一剧”的形式,不由让人联想到世界三大戏剧节之一的法国阿维尼翁戏剧节,爱丁堡国际艺术节,这些国际知名戏剧节每年能够吸引大量国际游客前来。放眼国内,每年乌镇戏剧节已成为戏剧爱好者的年度盛事,而更年轻一些的阿那亚戏剧节每年也会为秦皇岛带来更多游客流量。
作为国内喜剧品类最全的活动,里院喜剧节明星星光更强,在剧目选择和厂牌邀请上也更大众化,流量话题度和全网关注讨论度拉满。
到底什么是喜剧?什么是快乐?就像说唱组合VulgarHuman创作的这首《一街好戏》所唱的一样:就算是“喜人”也没有办法讨到人“人人喜”,所以面对生活我宁愿去做个麻瓜,保持“开心”同时再给它配一根“麻花”。
在连续两届喜剧节之后,里院、喜剧与青岛啤酒、“嘎拉”(当地人称呼蛤蜊)等“青岛三宝”正在成为新的绝配搭子。
喜剧自有其长久回味的强大力量,不难理解明星发起人和观众,为什么都满怀热情投入“一街好戏”。当然,本届喜剧节还有一些遗憾,比如户外加大雨的开幕日体验,又或是剧目和周边体验的升级……或许明年,会见到更成熟的里院喜剧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