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场的喜剧女演员,背后有人
更新时间:2025-09-03 14:27 浏览量:2
在今年的脱口秀里,演员嘻哈是一道独特风景。
舞台上,她经常一人分饰多角,活灵活现故事的场景;
因为敢讲,大家说看完她的节目「乳腺通畅」,于是有了“女侠”的称号 。
最让所有人惊讶的是——
舞台上短发、穿自制大号卡通衫、动作夸张的她,竟然当了十几年空姐;
节目播出后,她的勇敢发声推动了空乘行业服装的变革;
转型后,她的专场《茁壮》目前是单口喜剧领域女性专场的最高分纪录;
大家都在好奇,她为何如此生猛、一路凯旋,还被越来越多人喜欢?
直到看完她的成长经历,我才发现,原来嘻哈有一个 “内在安全基地”。
这个安全基地,是嘻哈的爸爸妈妈从小到大,一直用爱、尊重、真实看见的方式慢慢打造出来的。
而这样的孩子,身上会自带4种心理资源——
心理边界清晰从小到大,爸妈都会在嘻哈需要的时刻,给到她一次又一次的撑腰。
小时候嘻哈在学校被同学用剪刀戳,对方家长说自家小孩是开玩笑、戳着不痛;
嘻哈爸妈怼回去:「那你为什么不让他回家和你开玩笑,我也用剪刀和你开玩笑可以吗?」
长大后,有次饭桌上 她 出于礼貌想给长辈倒饮料,一个叔叔就说:
你们就让她干嘛,她本来就是干这一行的。
爸爸直接把嘻哈手里面的杯子拿过来放在一边,说,「那你自己倒吧,你要她给你倒水,你必须花全价买头等舱,让她给你倒。」
妈妈对那个长辈说:「你嘴巴怎么那么臭?」
正是这种边界识别意识和能力,在嘻哈心里慢慢扎下了根;
所以,嘻哈对于一些别人冒犯自己边界的行为,从来都很敏锐。
比如,她会分清自我需求和他人需求,明确拒绝朋友的不合理要求。
做脱口秀演员后,朋友们想去看嘻哈的线下演出。
有些人就会来私聊嘻哈,“买不到你的票了,你去帮我加两张吧。”
这个时候,嘻哈通常会果断拒绝,因为在她看来, “真正的朋友会花时间去抢票,而是不会让你为难”。
在面对权威角色时,嘻哈也能厘清情绪边界,坚持把自己的感受放在第一位。
以前在航空公司,有人打压嘻哈,嘻哈不服,
大领导过来劝架,让嘻哈 “退一步海阔天空”;
对于一般人来说,可能都会像其他同事一样忍忍,或者坚持两三个回合就算了。
但在大领导试图说服嘻哈的整整六个回合里,嘻哈都还是反驳在线、逻辑清晰,丝毫不被影响。
“别人没有反应只能代表他们,而我是正常反应。”
“我再退一步就是悬崖了。”
“等TA气消,那谁来解决我的情绪?我不接受你们的调和。”
她不会因为“要顾全大局”、“怕得罪人” 而妥协;
而是确定自己的时间、情绪、原则值得被尊重,该表达就要表达。
相信行动的价值
不被想象中的恐惧打败
对于身边很多不公平的事,嘻哈更是忍不了,一定要找机会表达出来。
嘻哈参加节目,部分原因是想为过去自己待了十多年的空乘行业发声。
她在节目里,公开吐槽空姐制服(丝袜、高跟鞋)在日常工作中的不便与潜在安全风险(丝袜易燃,在紧急情况下需先脱掉) 。
这个背后,是有真实事件溯源的。
嘻哈的一位乘务长朋友曾在成功紧急疏散乘客后,因需先脱丝袜再从滑梯撤离导致腿部严重擦伤。
这期节目播出之后, #空姐的职业装 #等上了热搜 。
她收到了大量空乘人员的私信,诉说类似困境,获得了很多的内部支持。
不久,多家航空公司陆续推行“去高跟鞋化”,并对裤装的选择也更加开放。
很多人都很佩服嘻哈的这种勇气,因为担心即便自己说了,也不会有什么改变。
而嘻哈的理解是——
哪怕我不知道这种情况什么时候会被重视,什么时候会被听到,我总得先说了;
永远不说,大家就永远隐忍、默认,我得反抗之后才知道那个后果能不能承受。
我想,正是因为嘻哈内在极强的安全感,以及她在过往无数次维护自己、保护别人的正反馈里,一点点蓄积起了这些力量。
她不怕没结果、也不怕犯错,更不觉得“未知” 等于 “危险”;
反而相信自己有能力处理行动后的各种可能,无论是好的反馈、还是负面的后果。
这种对 “不确定性” 的接纳,让她能突破“想太多不敢做” 的桎梏。
内核稳 不让自己掉入外部评价里
小时候的嘻哈,是在家里人的尊重当中长大的,他们从来不觉得一个女孩应该怎么样,不应该怎么样。
有很多长辈会觉得一个女孩不应该挂在树上,
但嘻哈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这些真正爱她的人都不会对她有这种要求。
他们对嘻哈的期望是健康、平安——你可以去吊树,但你不要让自己摔下来。
也就是说,嘻哈从来没有被家里人修剪成他们喜欢的样子。
长大后,嘻哈的爸妈也始终尊重嘻哈的真实样子。
拿空姐这份工作来说,当时还是短发的嘻哈,被一位老师指出“个子太高、声音不甜美、形象不够亲和”。
爸爸鼓励她: “你是经过层层选拔当上的空姐, 所以你是什么样子,空姐就是什么样子。 ”
正是她的真实样子、真实感受被足够尊重,嘻哈长出了一套稳固的 「内在评价系统」;
现在的她面对别人的负面评价时,从不会轻易否定自己。
有好几位前辈说嘻哈讲的不是脱口秀,嘻哈却坚持认为:
自己讲的是什么,观众说了算,轮不到其他人说。
她坚持讲自己的东西,后面 发现不是观众不接受,而是这些前辈不接受。
这让我想到了武志红老师一个关于“树和风”的比喻。
如果说他人的恶意和负面评价是一阵风,那嘻哈的 「内在评价系统」 就是一棵大树。
越在意别人,那就意味着自己掉进了 「外部评价系统」 中——
任意一阵风都能将你剧烈动摇,甚至将你吹倒。
而嘻哈就是那种尊重自己、相信自己的人,她的根系越深入大地,就越不会被这些外界看法影响。
也正是如此,她做脱口秀,不是把自己装进一个标准的套子里,而是长出自己的风格。
事实证明,捍卫自己的内在感受、坚持自己风格,也把嘻哈的事业推向了一个高峰——单口喜剧女性最高分的纪录。
成年后
自己创建“第二安全基地”
嘻哈曾在自己的专场里说过: “我不怕失去任何东西,因为我知道自己能重新长出翅膀。”
在看到这句话时,我仿佛看到了这样的画面——
一个人始终相信,无论生活朝TA丢过来什么,TA都有触底反弹的能力。
正是嘻哈有了一个内在的心理基地时,那么她就随身携带了可调用的心理资源;
她可以在各种情境中,再造一个自己的“第二安全基地”。
比如说,她非常懂得以一种 主动创造、而不是被动承接 的方式打造身边的环境。
她会把能布置的地方,都放上自己喜欢的元素。
就连录制节目时,随身携带的包里都会放从小就跟着自己、洗到掉渣的“阿贝贝”;
穿上宽大的粉色卡通衬衣,还是自己印制的。
别小看这些细节,如果一个人善于把周边环境改造成自己喜欢、熟悉的样子,她的可控性和安全感会因此而增加。
除此之外,嘻哈还有一个 好友支持系统 ,尤其是她跟王越的互相兜底。
当王越因演出压力崩溃时,嘻哈会在凌晨 2 点飞抵昆明,出现在民宿门口;
当王越遭遇职场霸凌时,嘻哈直接向公司纪委举报并协助收集证据。
而王越,也会代入嘻哈的处境去为对方真正考虑。
当时嘻哈一边在航空公司上班,一边讲脱口秀。
王越在飞机上,刚好遇到旁边的旅客在为难乘务员;
她对嘻哈说:
当时我就代入你,你在我面前经历这些的话,我会特别生气。
你不要飞了,我现在有钱了。
嘻哈当时听了特别感动,因为王越是除了她爸妈外,唯一说过这句话的人。
我想,在关系中,嘻哈就是实现了这样一种 能量循环 。
自己有安全感、有爱别人的能力,所以会把这些传递给身边人;
而周围人感受到了温暖,也会把这些爱和安全感,再次回馈给她。
写在最后
在嘻哈身上,我们具象化地看到了一个从小能及时获得爱、被撑腰的小孩,长成了茁壮、有力的样子。
面对恶意,她会变成刺猬,很直接地给出反击;
面对爱意,她会柔软地露出自己的肚皮,把最温柔、有爱的一面留给对方。
正如嘻哈自己所说:
“我就是因为被爱,所以才会拥有反击的底气和能力。”
可能很多人看到这里,会觉得——
如果我从小没有被这样爱过,这个既定事实无法改变,能怎么办呢?
我想,成年后的我们, 可以从 给自己最小单位的安全感 开始。
就好像嘻哈到一个新环境,也会把自己熟悉的物品带上一样,
从这些细小的事情出发,尊重自己的感受、学会照顾自己;
那么,我们会在创造自己“内在安全基地”的路上,不断注入新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