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旧80年代港星:喜剧鬼才-麦嘉,凭3次转折改变了一生(No.49)
更新时间:2025-07-02 02:55 浏览量:3
经典咏流传,提到80年代港星,你脑海中是否会浮现麦嘉的名字?
世人只知麦嘉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可又有多少人知道他背后暗藏的“辛酸史”。
他是新艺城七怪之一,曾和洪金宝同提名影帝,还被周星驰拜师。
演技堪比许冠文,却因背信弃义息影,50岁炒楼破产赔光积蓄。
但恰恰是这三次重大转折,造就了麦嘉坎坷又传奇的一生。
“光头佬”麦嘉并不是从小就光头。
青年时代的他也曾长发披肩,胡须满面,一副嬉皮士派头。
他也不是从小就立志搞电影,学的专业本是电子工程。
只是在美国读书的时候,日日钻去唐人街看港片。
总觉得那些电影人拍出来的东西不尽人意,心想还不如自己去拍。
当了几年电话公司工程师后,麦嘉重回大学转修电影专业。
参与了几部美国电影的制作,然后揣着一千美元,回到香港勇闯影坛。
那是1973年,麦嘉先后与洪金宝、吴耀汉等一批志同道合的人,成立影视公司。
期间,首次执导了电影《一条光棍走天涯》,获得了影评人的赞赏。
随后又导演了《铁拳》,逐渐在影视圈崭露头角。
借此热度,他接连创办奋斗电影公司。
凭借着个人第一部喜剧片受到大金主的赏识。
后改名为“新艺城电影公司”,从此便开始了他的喜剧之路。
不得不说,麦嘉是天生的喜剧鬼才。
之后监制的《鬼马智多星》获得同期票房冠军。
麦嘉也因此荣获金马奖最佳导演奖等多项大奖,他的名字在演艺圈才算真正的响亮起来。
当时的麦嘉,跟泰迪罗宾、曾志伟、黄百鸣、石天、徐克、施南生七人还有个响亮的称号——“新艺城七怪”。
其地位与实力都可见一斑。
不过比起导演的职位来说,麦嘉更为引人注意的是他的表演功力。
尤其是他光头出演的很多角色,使影迷记住了光头佬这个经典的银幕形象。
《最佳拍档》《横财三千万》这些片子里,麦嘉都是饰演光头佬。
而且配音也使用山东话,很有特点。
总之十年左右的时间里,以麦嘉为首的新艺城不断推陈出新,出品的电影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如果说六十年代是邵氏的时代,七十年代是嘉禾的时代。
那么,八十年代就是新艺城的时代。
而麦嘉本人不仅对新艺城的崛起厥功至伟,也影响了许多年轻电影人的事业轨迹。
他是一个非常有亲和力和魄力的老板,积极鼓励属下“搞搞新意思”。
吴宇森、曾志伟、林岭东等名导演的成功,都与麦嘉的支持有关。
可惜,英雄亦有末路时......
电影《情圣》中,麦嘉与周星驰扮演一对师徒。
正因如此,周星驰戏里戏外都视麦嘉为师傅。
当时的麦嘉,在香港戏剧节的地位,和许冠文几乎平等。
周星驰年纪轻轻,就与两位戏剧大咖搭戏,也难怪他能在之后名扬千里。
他也曾这样评价过麦嘉:“他说一句话,你可以笑半天。”可见麦嘉的幽默细胞。
只可惜,九十年代后,香港影视行业开始逐渐走下坡路。
很多影视大鳄都没能敌得过时代的浪花,新艺城也不例外。
1991年新艺城倒闭,麦嘉也因此对影视行业心灰意冷,转而将目光转向了楼市。
楼市带来的暴利,很快就让麦嘉沉迷于其中无法自拔。
这里虽然没有娱乐圈的名,但利润却要可观得多。
为此,他听信算命先生的教唆,将赚来的钱全部投进美国股市。
然而,一场金融风暴后,楼市、股市都暴跌,就连夜总会生意也被严格管制。
麦嘉一夜之间赔个底朝天,几乎输掉了全部身家。
散尽家财的他,受到了巨大的心里打击,一度绝望到想要跳楼。
他曾在一次采访中透露,自己不止一次想结束生命。
幸好有家人的支持和陪伴,让麦嘉走出了阴影,再现时,已然成了“这般姿态”。
2001年,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后,57岁的麦嘉重返演艺圈。
并同黄百鸣合作了电视剧《新编济公传奇》。
这一次的复出麦嘉并没有什么激情。
随意的心态,在拍了几部电视剧之后,便偃旗息鼓了。
只不过,五年后指导《第一桶金》,“光头佬”基本告别影坛。
直到2016年,应老友“洪金宝”邀请,客串了电影《我的特工爷爷》。
关于麦嘉的感情生活,外界所知甚少,甚至连妻子是谁都不知道。
反倒是儿子2019年结婚时,在网上引起了轩然大波。
75岁的麦嘉出席了婚礼,还是光头形象,仍然是那个“光头神探”。
当过工程师,拍过电影,拿过影帝,投过资、也破过产。
麦嘉那辉煌的十年已经过去。
不过好多人依旧怀念他在电影史上做出的卓越贡献。
衷心地祝愿这位乐观又自强的老艺人,晚年过得幸福美满。
参考资料:网易娱乐——麦嘉传奇 十年起落今朝振作
羊城晚报——麦嘉:香港电影已经死了
华夏经纬网——息影多年复出拍《第一桶金》麦嘉又演喜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