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岁陈佩斯回归,一句话撕开娱乐圈遮羞布:戏比天大不是嘴上说说
更新时间:2025-08-31 22:54 浏览量:4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请知悉。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丨编辑 小豆包
不知道你们怎么样,反正我是受够了。受够了掏钱进电影院,结果看了一部“滤镜大片”——演员演技不够,滤镜来凑;剧本逻辑不通,热搜来救。宣传搞得像好莱坞大片,看完只想问一句:“我的钱是大风刮来的吗?”
就在我对国产作品快失去信心的时候,71岁的陈佩斯突然回来了。不仅带来了新电影《戏台》,还在《人民日报》上发了篇文章。说实话,一开始我没太在意,心想又是老艺术家出来说教吧?但读完那篇文章,我脸有点疼。
他说:“永远别想着糊弄观众,因为他们才是明白人。”
这话直接让我从沙发上坐直了身子。
你们知道最打脸的是什么吗?我居然是通过陈佩斯才真正明白什么叫“戏比天大”。这个词听太多明星说过,总觉得虚得很。陈佩斯却用十年时间,一遍遍打磨话剧《戏台》,每次演出都当第一次来演。
陈佩斯这不是在讨好观众,是在尊重观众。他把观众当成了共同打磨作品的“师傅”,这心态,绝了。
说到他的喜剧,有个观点特别让我惊讶——他说喜剧的内核其实是悲剧。我们小时候看《吃面条》笑得前仰后合,但笑完了是不是有点心酸?那个拼命吃空气面条的小人物,不就是我们这些普通人的缩影吗?
现在他把《戏台》拍成了电影,讲了个荒诞到极致的故事:卖包子的被误当成名角儿推上台,不懂戏的大帅非要改《霸王别姬》的结局。这不就是在讽刺那些有权有钱就对艺术指手画脚的人吗?
我突然想到现在娱乐圈里,有多少这样的“洪大帅”?拿着流量和数据的大棒,逼着创作者改剧本、加广告、塞演员。说得难听点,就是外行指导内行,还觉得自己特懂。
电影里最震撼我的是最后一个场景:戏楼都被炸成废墟了,戏班的人还在坚持唱戏。而那个指手画脚的大帅,还在那夸夸其谈,完全不知道时代已经变了。
这不就是我们现在的写照吗?环境再烂,真正热爱的人还是会坚持做好自己的事。而那些指手画脚的人,迟早会被淘汰。
陈佩斯在文章里说“根儿不能丢”,这句话让我想了很久。什么是我们的“根”?是对专业的敬畏,对质量的坚持,还是对底线的守护?可能都是。
现在来说点实在的。我们改变不了大环境,但可以做一些小事:
看剧前先看看口碑,别被宣传忽悠了;遇到烂片大胆打低分,你的评分很重要;支持那些认真做事的创作者,让他们有饭吃;记住你的时间很宝贵,别浪费在垃圾内容上。
陈佩斯71岁了还在坚持输出好东西,我们这些年轻人是不是也该长点心?
最后说句可能不太中听的大实话:市场上有这么多烂片,我们观众是不是也有责任?如果我们每次都买单,他们当然会继续生产啊。
好了不说了,我要去二刷《戏台》了。这次,我要带着脑子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