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剧的力量
更新时间:2025-08-25 10:06 浏览量:2
明代都穆撰写的笔记小说《都公谭纂》中有个故事:
成化末年,内官阿丑,年少机敏,善于演出专业剧团里的杂剧。明宪宗经常要他表演节目。
当时,汪直的势力很大,阿丑就想办法要敲打一下汪。
有次演出,他装作一个醉人,卧倒在地。有人呵斥:大官来了!醉人不起。有人又呵斥:皇帝驾到!醉人还是不起。有人再呵斥:汪直来了!醉人立即仓皇起来。
人们就问了:你不怕皇帝而怕汪直,为什么呀?
阿丑:当今之世,我只知道有汪直,而不知道其他人。
皇帝看到这里,马上懂了,那汪直的好日子也就不多了。
保国公朱永家里造房子,私下里用了很多军队的士兵。
有一天,阿丑又给皇帝表演节目了。他装扮成A、B两个角色, A角色朗诵道:六千兵散楚歌声!B角色马上呵斥:为什么将八千误读成六千?A答:两千在保国公家造房子呢!
皇帝看到这里,并不相信,但还是悄悄派人去查,一查,果然。
保国公知道后,害怕得不得了,立即撤兵。
用喜剧,是因为官场环境恶劣。
李林甫专权时,他害怕谏官谈论政事,便威吓他们:大家见过仪仗队中的马吧,整天不出声,就可以得到相当于三品官的食物,但如果有一匹马叫了一声,就会立即被罢斥牵离,那时候,虽然想不再叫了,但已经没有机会了!
因此,两幕小喜剧,反映了大的社会问题。
民意,往往准得很。没有人敢惹汪直,阿丑也不敢,但他必须设计好剧的包袱,醉汉天不怕地不怕,皇帝也不怕,但总有怕的人,这个人就是汪直。
也许因为阿丑的表演,一直带有浓烈的现实讽刺意味,皇帝看多了,也看出门道来,因此,他听到八千变六千的时候,立即派人去暗查。
阿丑为什么信息这么灵?他这个内官,就是个底层,和外界息息相通,也许,好多官员就利用他这个特长,向皇帝汇报不便通报的事情,嘻嘻哈哈中,将疑难问题解决。
阿丑胆子为何这么大?他不怕,他虽是个内官,但好歹也是皇帝身边人,没人敢把他怎么样。再说,不就是演个戏吗?戏就是假的,爱信不信。
有的时候,很难很难的问题,解决起来,却很简单,关键要找到窍门。戏剧之力量,文学的力量,正在于此,四两拨千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