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人的回忆:怀念七八十年代,我们看过的陈佩斯喜剧电影
更新时间:2025-07-30 03:10 浏览量:1
点开《戏台》的片段,那个穿着戏服、眼神里仍带着狡黠的侯喜亭,鬓角已经全白了。
这是陈佩斯最新的电影,上映没几天票房就破了亿,我没去影院,却在短视频里刷到了无数个他的镜头,有人截他抖包袱的瞬间,有人叹他眼角的皱纹,弹幕里满是 “爷青回”“还是那个味儿”。
第一次认识他,是在春晚的屏幕上。《吃面条》里他蹲在地上猛灌面条,撑得直不起腰的样子,让全家人笑到拍桌子;
《主角与配角》里,他抢过朱时茂的枪喊 “我演主角”,那股子不甘心的机灵劲儿,成了我童年对 “喜剧” 最鲜活的记忆。
后来上了大学,有了电脑,才顺着 “二子” 这个名字,挖到了他藏在老电影里的宝藏。
1979年的《瞧这一家子》是起点。他演的胡嘉奇,吊儿郎当但是心眼不坏,跟父亲斗嘴时的结巴、追女孩时的笨拙,全是生活里的影子。
那时候的喜剧不依赖特效,全靠细节:他偷穿父亲的中山装,领口歪到一边;被妹妹怼得说不出话,转身时偷偷翻个白眼。这种贴地的幽默,比现在的段子更让人踏实。
再后来的 “二子系列”,简直是80年代市井生活的纪录片。
《二子开店》里,他跟父亲凑钱开旅社,对着账本愁眉苦脸的样子,像极了胡同里琢磨生计的年轻人;《傻冒经理》里,他穿着不合身的西装应付检查,手忙脚乱间透着小人物的体面。
那些电影里的场景太熟悉了:街边上蹬着二八大杠的行人,胡同里吆喝着 “磨剪子嘞锵菜刀” 的小贩,还有家家户户窗台上摆着的搪瓷缸,这些细节像老照片,把我们拉回那个日子慢、笑声真的年代。
他的喜剧从来不是硬挠人笑。《京都球侠》里,他演的瘸子赵狐狸,一边插科打诨,一边为了家国尊严拼尽全力;《太后吉祥》里,江湖郎中的油滑背后,藏着对底层人的体恤。
就连小品里的角色,也带着股子韧劲儿:《王爷与邮差》里,他累得满头大汗,却非要跑完那场荒诞的比赛。
中间有好多年,他从屏幕上消失了。后来才知道,是为了维护创作尊严,跟电视台闹了不愉快。
那时候我们正忙着长大,偶尔在网上看到他演话剧的消息,说《托儿》《阳台》场场爆满,却总觉得隔着一层,那个在春晚舞台上让我们笑到打滚的人,怎么就藏进了剧场里?
再见到他,就是这几年了。镜头里的他,背有点驼了,说话时眼角的皱纹堆成了褶子,可一开口,那股子机灵劲儿还在。
《戏台》里,他演的戏班班主被军阀逼得团团转,一句 “您甭管是谁的江山,戏总得唱下去”,笑着笑着就让人鼻酸。
这哪里是演戏,分明是他自己的人生:不管遇到什么,对喜剧的较真劲儿,从来没松过。
现在的年轻观众,可能不明白我们为什么对他执念这么深。他们看惯了特效堆砌的大片,听熟了网络热梗的段子,或许会觉得陈佩斯的电影 “土”,没有花哨的剪辑,没有流量明星,连场景都透着股旧时光的朴素。
可我们爱的,恰恰是这份 “土” 里的真:是《父子老爷车》里,爷俩蹲在路边啃馒头的烟火气;是《二子开店》里,街坊邻居凑在一起的热闹劲儿;是他演的每个小人物,都像我们身边的张三李四,带着缺点,却活得认真。
票房破亿的消息出来时,我转发了一条新闻,配文写 “他值得”。
不是因为怀旧滤镜太厚,而是知道,一个把喜剧当信仰的人,无论过多少年,都能戳中人心最软的地方。
就像小时候守着春晚等他出场,现在刷到他的片段还是会笑出声,这种快乐,从来没过期。
陈佩斯老了,我们也长大了。可只要他还在演,我们就愿意一直看下去。毕竟,能让几代人笑着笑着就湿了眼眶的演员,这辈子遇不到几个。
陈佩斯在70 年代、80年代、90年代的影视剧作品如下:
70 年代作品:
《南海风云》:1976 年上映,陈佩斯在片中出演南越水兵。
《万水千山》:1977 年上映,他饰演俘虏连长。
《蒙根花》:1978 年上映,陈佩斯饰演匪兵。
《我们是八路军》:1978 年上映,他在片中饰演了一反一正两个角色,分别为敌军士兵和红军战士。
《猎字 99 号》:1978 年上映,陈佩斯饰演海外来人。
《瞧这一家子》:1979 年上映,是陈佩斯的首部电影作品。他在片中扮演好逸恶劳却本性善良的话剧演员胡嘉奇,该片获得 1979 年文化部优秀影片奖。
80 年代作品:
《法庭内外》:1981 年上映,陈佩斯参演此法律题材影片,饰演夏欢一角,影片获得第一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提名。
《夕照街》:1983 年上映,陈佩斯在剧中饰演 “二子”,自此以后,他在自己主演的喜剧电影中多以 “二子” 形象出现,形成了中国第一个喜剧系列电影 “二子宇宙”。他也凭借该角色被提名为第 4 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配角奖。
《父与子》:1986 年上映,是 “天生我材必有用” 系列喜剧电影第一部。陈佩斯与父亲陈强搭档,讲述了老奎和儿子 “二子” 之间的有趣故事。
《少爷的磨难》:1986 年上映,陈佩斯饰演富二代 “金福”,展现了其从富到贫再崛起的奋斗历程,他还通过 “男扮女装” 的表演贡献笑料,并凭借该角色荣获 1988 年小百花奖最佳男主角奖。
《京都球侠》:1986 年上映,陈佩斯与张丰毅等合作,凭借该片获得第十一届中国电影百花奖最佳男配角奖,影片获得当年全国票房冠军。
《二子开店》:1987 年上映,是 “天生我材必有用” 系列喜剧电影第二部,讲述了待业青年 “二子” 改废仓库开旅社的故事。
《傻冒经理》:1988 年上映,为 “天生我材必有用” 系列第三部,陈佩斯继续饰演 “二子”,展现了 “二子” 当经理后的一系列趣事。
90 年代作品:
《父子老爷车》:1990 年上映,“天生我材必有用” 系列第四部,讲述了老爹花棺材本买报废奔驰,带儿子闯深圳的故事,充满温情与笑点。
《编外丈夫》:90 年代陈佩斯参演的作品,具体上映时间不详,其以独特喜剧风格演绎相关故事。
《爷儿俩开歌厅》:1992 年上映,是 “天生我材必有用” 系列第五部,影片围绕父子俩开歌厅展开,展现了歌厅浮华背后的故事。
《孝子贤孙伺候着》:1993 年上映,陈佩斯与赵丽蓉等主演,影片讲述了负责宣传推广火葬政策的陈小二与坚持土葬习俗的母亲及舅舅之间的荒诞闹剧,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揭露与讽刺。
《临时爸爸》:1993 年上映,陈佩斯参与演出,具体角色未详细披露,影片展现了相关家庭情感故事与喜剧情节。
《飞来横福》:1994 年上映,陈佩斯担任导演并主演,影片讲述了一系列充满巧合与幽默的故事。
《太后吉祥》:1996 年上映,作为 “中国第一部贺岁电影”,首开架空历史喜剧之先河,陈佩斯与斯琴高娃等合作,展现了江湖郎中与太后之间的一系列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