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佩斯父子:喜剧背后的故事与成长
更新时间:2025-07-27 01:50 浏览量:1
刷短视频的时候,突然刷到了陈佩斯之子陈大愚最近的一段采访,说的是他怎么从父亲那学会喜剧这一套,感觉还蛮有意思,特地蹲点找了点资料。
陈大愚说,他和陈佩斯对什么是好笑,什么是喜剧,其实想法都差不多,但两个人还是有点小区别。他自己更关注观众会不会对角色发生“道德评判”,比如有些台词一说出来,大家可能会在心里咕哝‘这人咋这样’,就是这种共鸣和评判很重要。而他爸更担心的是故事和人物扎不扎实,得把人物的命运演得特真,特悲。陈佩斯有句话很有名,就是“喜剧的核心,其实就是悲剧”。
这说得挺有意思的。你想想,那些让人爆笑的桥段,往往背后都藏着点苦涩。这种层次感,也许才是真正高级的喜剧吧。
至于实际表演上,陈大愚也完全没偷懒。他说拍电影《戏台》的时候,照着话剧那一套,提前很早就穿好角色的衣服,拎着道具,对着镜子来回琢磨。有时候甚至一下妆就开始入戏,哪怕剧组还没叫他拍也在角落慢慢寻找角色感觉。他说这种“沉进去”的方式,是从小受他爸影响最多的地方。要表演,不光是走个程序,有时候灵感真的是得靠活生生的体验堆出来。这一招,算是家传秘籍了哈哈。
采访里还有一个很有趣的点,聊到“笑点”这事。陈大愚讲,他爸时常提醒他,观众笑不笑其实才是王道。用我们熟的话说,就是段子有多高级没用,观众不乐全白搭。陈佩斯经常让他做完表演后,去台下多溜达溜达,自己观察观众是真的开心了,还是敷衍拍拍手。这种“接地气”的标准,其实放谁身上都是实打实的考验。
你要说陈佩斯厉害吧,就厉害在看重细节。他总让儿子别怕煎熬,哪怕一个动作、一个表情、一句台词都得抠到极致。有时候,眼泪还没干,嘴角得先挂笑。陈大愚也逐渐明白,从“爸爸讲的那些事”里捡到的真本领,不止是会讲笑话这么简单。
不过,他也提到,时代变了,现在观众啥类型的搞笑都见过,想让大家发自肺腑地乐,难度越来越大,他觉得还得持续打磨,不能指望走老路一辈子管用。
这俩父子,一个让中国人记住笑的样子,一个正在努力把那份笑升级一下。也说不定哪天我们会看到,陈大愚在舞台上演出了不输老爸的经典瞬间。
文章图片取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