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单》第二季的多元表达,有旺盛的生命力
更新时间:2025-07-25 20:42 浏览量:1
《喜剧之王单口季》(以下简称《喜单》)是一个永远可以给观众制造惊喜的节目。
去年,阎鹤祥站在“对跖点”回望初心的表达让许多人共情,刘仁铖把“胖子门窗”变成了“全国知名品牌”。
小鹿穿着婚纱吐槽办婚礼的崩溃让无数女孩共情,做过HR的门腔开起老板的玩笑精准而犀利,付航更是用自己的passion炸翻全场……
一次次在爆梗中传递着自己对人生的感悟。
如今,《喜剧之王单口季》第二季终于回归。
接二连三的爆梗和笑点当然还在,表达则似乎变得更加多元化了,一大批脱口秀新人的涌入,也让更加旺盛的生命力在一次次表演中燃烧。
任何一档节目的灵魂,始终都是人,而在《喜剧之王单口季》里,脱口秀演员本身,也始终都是节目的核心竞争力。
看《喜单》,总有一种看武侠小说的感觉,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这些来自四面八方的脱口秀演员齐聚一堂,也像是各路高手参加武林大会,成名的英雄有绝技傍身,初出茅庐的新人也毫不示弱。
新的一季,依然有很多老面孔出现。
江湖人称“教主”的刘旸无疑是其中最耀眼的之一。
刘旸在行业里是很多人的前辈,上一季参加,就是冠军的热门人选。这一次重装出发,用一个近视手术的段子逗笑了全场观众,节奏极好的表演与细腻精致的文本,是他的优势,可惜,这一回,他输给了王越。
在上一季解构了身材焦虑的王越,这回坦诚地将日常尴尬讲了出来,角度犀利而巧妙,尺度拿捏得恰到好处,让女性观众找到了共鸣,让男性观众也能心领神会。
这一季的第一个名场面,则是王越的好友嘻哈贡献的。
嘻哈是闻名整个脱口秀行业的“侠女”,为人热心仗义,讲的段子更有侠气。她的专场《茁壮》至今霸榜评分网站,在很多同行心中是第二季冠军的热门人选。
在上届冠军付航刚刚完成了精彩表演,只是用了一个手势就硬控观众三十秒之后,嘻哈发起了“魔王挑战”。
她语速极快,有种风风火火的感觉,吐槽则极为畅快,怼天怼地,生活中的那些不合理现象,被她用非常快意的方式一一攻破,尤其是对空姐着装的吐槽,用段子延伸到对空姐丝袜改裤装的呼吁,令人印象无比深刻,一句“火在裆下”,是引人捧腹的爆梗,也是强有力地发声。
节目之外,春秋航空等航空公司近期推行了“女乘务员在执行航班期间穿平底鞋”等新规,与节目中嘻哈的呼吁形成了呼应。
源于个体生活经历的段子,能迅速升级为公共讨论,脱口秀的力量能够照进现实,也是节目多重价值的体现。
嘻哈上台之前,大家完全猜不到她曾经是一个空姐,她则用自己的文本和表演,在某种程度上打破了大众对于空姐的许多刻板印象。
第一季时周奇墨曾说,脱口秀是找到生活中的一个痛点或负面情绪,然后用搞笑的形式去消解它,给观众带来情绪价值和心灵抚慰。
如今到了第二季,搞笑似乎得到了延伸,选手们的表演里,出现了对社会议题的解构和建构,当笑声过后还有思考回味和对社会的关切,我们的生活一定会变得更好。
这是《喜单》的意义所在,“打破”与“重建”,是脱口秀演员们共同在做的事情,也是《喜单》第二季呈现给观众的面貌。
房主任,是这一季节目中让最多观众共情的脱口秀演员。
有人说她在节目里上演了“出走的决心”,有人说她一开口就让人在欢笑中落泪,别人讲的是段子,房主任说的则是人生。
这位五十岁的农村妇女,本名樊春丽,初中文化,自称是村里的“马斯克”和“信息中心主任”。在节目中,她将自己坎坷的婚姻经历写成了三翻四抖的爆笑段子,用喜剧消解了自己的苦难,也用脱口秀的表达重塑了自己的人生。
值得强调的是,房主任的表演能收获高票,靠的绝不是同情分,她的段子是好笑的,包袱是精彩的,表达是强有力的,引发的共鸣,也是真实且真诚的。
在房主任之前,很少有像她这样的脱口秀演员站上舞台,年纪相仿的,或是男性,或是拥有相对优越的生活条件。而房主任的困境,显然更加真实,也更具有普遍性,她的表达,也拓宽了脱口秀这一艺术形式的边界,所谓“多元”,正是如此。
在嘻哈和房主任的身上,我们能看到一种“质疑”精神,打破生活的沉闷,质疑规则的不合理,打破刻板印象,反抗世俗偏见。
而这种质疑,本质上也是一种对美好生活的拥抱,她们以极大的热情昂扬向上,拥抱新生,她们以极旺盛的生命力来创作,用脱口秀的形式表达自我,呈现出自己对世界的态度。
常有人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喜剧的内核是什么?
《喜剧之王单口季》第二季或许给我们提供了某种答案。喜剧的内核,正是喜剧本身。
这档节目首先是好看的,是好笑的,它能如此受欢迎的根本原因,是因为观众在节目中获得了娱乐性,没有一个选手想要去给观众讲大道理,节目组本身,也并没有刻意地想要去强调某种表达。
但“表达”在一个个让人大笑的爆梗里自然而然地生成了。
黑灯和小佳的“地狱笑话”总是会让我们在欢笑之余思考更多的问题,社会对于残障人士的关怀是否依然不够?那是笑点背后的人文关怀。
出身边陲的真勇调侃自己和家人的生活,将缅北和电诈写进了段子里,又何尝不是一种带着勇气的发声?
北漂青年徐指导分享了自己爷爷的故事,对于隔代亲情的探讨在脱口秀中并不多见,他的表演其实也向我们提供了一个新鲜的角度,让我们看到老年人群体的价值与需求。
话题讨论本身就有其价值,多元表达的背后也正是这个节目欣欣向荣的原因。
我们看《喜剧之王单口季》,不光会为一场场精彩的表演而动容,脱口秀演员之间的互帮互助,互相托举,也让人感动。
已经成为“脱口秀魔王”的小鹿依然会不厌其烦地帮其他演员改稿子;在房主任完成惊艳演出后,喊出最大欢呼声的,是在上一季里完成“上桌呼吁”的唐香玉;王越和漆漆则为了朋友上台表演不遗余力地打call,让我们看到在这个舞台上,比赛第一,友谊价更高。
这是一幅美好而真诚的脱口秀群像,在《喜单》第二季的舞台上,蓬勃的生命力绽放着,大家用泪水和欢笑,迎接着的是脱口秀行业在找到正确方向后的重新出发,也是喜剧类综艺在找到全新赛道后的一往无前。
还是得引用《食神》里的那句台词:
“其实没有喜剧之王。或者说,人人都可以是喜剧之王。”
《喜单》第二季让这句话落到了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