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喜剧院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好戏在后头!周根宝戏剧人物小品展在沪启幕

更新时间:2025-07-24 17:56  浏览量:1

名人网上海综合报道:2025年6月13日,好戏在后头——周根宝戏剧人物小品展,于上海南京东路朵云轩4楼盛大开幕,展出时间是6月13日——6月17日。本次展览精心呈现周根宝50幅戏剧人物小品,通过重彩与写意水墨艺术形式,生动再现京剧、昆曲等传统戏剧中的经典人物与精彩场景,为观众带来一场视觉与文化的双重盛宴。

开幕式现场嘉宾云集,上海书画界、收藏界、评论界的众多人士齐聚一堂,周根宝的亲朋好友也纷纷到场祝贺。出席此次画展的主要嘉宾与著名艺术家有:中国作家协会原党组书记金炳华先生、上海市文联原专职副主席兼秘书长,一级巡视员沈文忠,上海市文史馆原一级巡视员王群,人民美术出版社原总编林阳先生、浦东机场原总裁袁顺周,长三角经济杂志原总编赵毅、武警部队上海原副司令赵月汀,广西驻沪办原主任沈礼生以及陈家泠、方世聪、夏葆元、单国霖、陈逸鸣、恽甫铭等,各界名人的到来,更为活动增添了浓厚的艺术氛围。

党史专家、策展人陈标致欢迎辞

上海博物馆书画部原主任单国霖致辞并对展出的作品进行点评

人民美术出版社原总编林阳先生致辞

活动伊始,在电视主持人黄浩主持下,策展人陈标向所有嘉宾致欢迎辞。上海博物馆书画部原主任单国霖在开幕式上致辞,并对展出作品进行了专业点评,为观众解读作品背后的艺术价值与创作巧思。

旅美画家周根宝

随后,周根宝先生向莅临画展的各位领导嘉宾和亲朋好友致以衷心感谢。他满怀热忱地表示,未来将继续深耕艺术创作,致力于将笔墨丹青与中华戏曲这两大国粹完美融合,创作出更多优秀作品,以回馈各界的支持与厚爱。活动由中国作家协会原党组书记金炳华先生宣布画展开幕。

丹青相契,艺友同欢。方世聪(右)、夏葆元两位艺术大家亲临挚友周根宝画展,以深厚情谊共襄艺术盛举,见证创作硕果绽放。

右起:旅美画家周根宝、恽甫铭(恽代英烈士的侄子)、陈逸鸣(陈逸飞胞弟)

据悉,本次展览的主角——旅美画家周根宝,又名阿豹,1945年3月生于上海,籍贯浙江镇海。他身兼多职,不仅是上海大学兼职教授,还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会员、中国戏曲人物画研究会特约画师。周根宝的艺术人生与戏曲紧密相连。自幼成长于上海老弄堂的他,耳濡目染绍兴戏、江北戏、地摊双簧戏等民间艺术,戏曲的种子早早在他心中生根发芽。求学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期间,他常以戏曲故事、人物为速写、素描作业题材;美校毕业后,在上海博物馆从事十多年临摹古画工作,业余时间也不忘以画戏曲人物练笔;转行至《舞台与观众》杂志担任编辑记者后,更是日日与戏相伴,看戏、写戏、画戏,让戏曲人物故事深深镌刻在他的艺术基因中;此后在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任教,艺术之路持续精进。上世纪90年代,周根宝旅美并游历欧洲,但戏曲故事与人物始终是他艺术创作的核心主题。

金炳华先生(左)、旅美画家周根宝夫妇

金炳华等欣赏周根宝临摹宋代画师王希孟《千里江山图》的手卷

在戏曲人物画领域,周根宝不断探索与实践,博采众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他巧妙地将传统与当代、东方与西方的审美观念相融合,走出了一条独特的艺术道路。本次在朵云轩艺术馆举办的《好戏在后头——周根宝戏剧人物小品展》,集中展出了他50余幅精品力作,其中40余幅为今年新作。这些作品是他秉持“中国画无论怎样糅合西方艺术的表现形式,最终仍须回归笔墨”理念,不断探索与实践的成果汇报。

周根宝的戏曲人物画创作深受前辈大师影响。早期,关良将水墨写意与漫画造型相融合,线条质朴稚拙,注重写意传神与形式语言幽默感的创作风格;林风眠高度简化造型,善于捕捉神态,以狂肆的直线、曲线刻画戏剧性场景的表现手法,都在他的作品中有所体现。上世纪90年代,旅美及游历欧洲的经历,让周根宝有机会观摩大量西方艺术作品。在此过程中,他积极探索戏曲人物画与世界艺术接轨的道路。他坚信水墨画的独特表现力,坚守中国画笔墨为本的底线,同时大胆借鉴米罗、毕加索的艺术手法,巧妙糅合西方绘画中变形、夸张、块面切割、形体组合、色彩排列等技法,为戏曲人物注入新的艺术张力,使作品逐步趋向意象化和抽象性。

在构图上,他有意弱化甚至略去环境描写,采用高度简化和特写式构图,让人物形象更加突出、丰满;画面中,水墨韵味十足,大量留白营造出独特意境,速写式线条与书法性笔墨的运用,进一步强化了线条表现力。观众仿佛能从满纸飞舞的线条中,看到刀光剑影、感受唇枪舌剑,彩墨交织间,激烈的戏剧冲突跃然纸上。尽管融入了诸多西方艺术元素,但周根宝的戏曲人物画始终保持着浓郁的“中国制造”气派,此次展览,无疑为观众提供了一次近距离领略其艺术魅力的绝佳机会。

上海古籍出版社原资深编辑底谓主持学术研讨

开幕式后部分专家学者就周根宝先生70年从艺所取得的成就,在画家、哲学家、资深文学编辑底谓的主持下,展开了学术研讨。

上海古籍出版社原资深编辑底谓

会上,周根宝提出:“中国的水墨画无论怎样变革,都不因违背其材料的特性,因此‘笔墨’永远是中国画美学的核心。著名油画家夏葆元认为:“周根宝先生以其严谨治学和兼容并蓄,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单国霖、恽甫铭先生一致认为,周根宝将西方色彩与中国笔墨完美结合,并由心而发传扬戏剧艺术,已然独树一帜。

方世聪(右二)、底谓(左二)、陈晨(左一)、名人网CEO于萍

焱华商学成晨指出:“周根宝的戏剧人物基于传统而书写当代神韵,充满创新精神。”主持人底谓指出:“绘画是静态的空间艺术,而周根宝先生将时间的本质‘运动’充分表现在他的戏剧人物作品之中,从广义上说,他为三度空间艺术,引入了四维时空的表现形式,对中国绘画的未来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整场研讨从周根宝戏剧人物画出发,深入开掘未来美学的趋向,充满了学术气息。

左起:底谓、刘浏、吴超(吴昌硕曾孙)、

周根宝、恽甫铭、邓庭毅、名人网CEO于萍

徐崇禧 浙江省宁波镇海市原文联副主席

左起:刘浏、吴超(吴昌硕曾孙)、周根宝、底谓

据了解,本次展览的策展人陈标,同时也是党史专家和书法家,且是保护印泥非遗的倡导者。展览总监刘浏,以专业视角和高效执行力,确保展览整体品质与进度。策展统筹顺舟凭借出色的协调能力,将各方资源紧密整合。上海古籍出版社原资深编辑底谓主持学术研讨,其凭借深厚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经验,为活动的学术方向精准把关。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活动的宣传报道工作由恽甫铭先生负责。恽甫铭先生身为恽代英烈士的侄子,在媒体领域经验颇丰。他曾先后担任新民晚报党委办公室主任、总编办公室主任,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新闻宣传办公室主任兼《文汇读书周报》主编,以及上海市新闻工作者协会副秘书长等重要职务,在新闻行业建树卓越,此次由他把控宣传工作,为活动的广泛传播提供了有力保障。

正是这支优秀策展团队的努力,使彰显中华戏剧、国画两大国宝的《好戏在后头》大展,得以顺利与世人见面。

作家江妙春领衔展馆京剧汇演

作家江妙春

6月15日作家江妙春(资深票友)在画展现场办起了笔墨对话演出!周根宝先生向广大京剧票友介绍了自己与戏剧不解的缘分。演出在上海广播电视台原资深编辑秦来来的主持下鼓乐齐鸣

江妙春、吴清泉、朱璟等联袂演出了《沙桥饯别》《赵氏孤儿》《空城计》《凤还巢》《淮河营》等16个古典及现代京剧曲目。上海票界的“特殊符号”、“轮椅上的女老生”、京剧名票朱炼君也参加了这次交流,并以一曲《智取威虎山》,畅扬她人残心不残的向上精神!持续数小时的汇演,将《好戏在后头——周根宝戏剧小品展》的国粹汇聚氛围,推向了高潮!

场馆介绍
北京喜剧院隶属东方(北京)国际文化艺术中心有限公司,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东二环东四十条桥西南角,地处朝阳门商务中心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四通八达,距地铁东四十条站仅200米,距地铁朝阳门站仅300米。北京喜...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朝阳门北大街11号
乘地铁:地铁2号线东四十条站下车,D(西南)口出站,南行100米即到。乘公交路线:特2、特
北京喜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