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剧之王单口季2》:高学历选手对决,北大胜出
更新时间:2025-07-22 07:29 浏览量:1
《喜剧之王单口季2》的第三场比赛,出现了三位表现非常出色的高学历选手,分别是同济的于渤,清华的敦儿和北大的谢谢。
这三位选手贡献了本场最精彩的三段表演,当然除了他们三人以外,其他选手里面也有一些表现还不错,下面就简单盘点一下。
大鹏说自己是国内最早一批说脱口秀的演员,实际上他那时候的表演方式跟现在的脱口秀还是有一些区别的。
不过大鹏确实非常有实力,毕竟是赵本山的徒弟。
从《脱口秀大会》开办以来,几乎每一期都会找嘉宾上台表演,在这些表演嘉宾里面,大鹏的水平可以说遥遥领先。
由于嘉宾演出时的文本基本都是节目组编剧写的。所以就不讨论文本了,只看表演水平,不夸张的说,可能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选手,都不如大鹏。
阿水的模仿能力很强,无论是模仿刘旸还是模仿周奇墨,都有模有样。
不过他自己的表演比较一般,通篇下来没有什么爆梗,偶尔出现几个笑点也都在意料之中,没有违背预期。
脱口秀还是要有自己的风格,一味模仿会让人觉得只是“玩票”水平。
真勇是阿水这一轮的对手,他的表演和文本跟阿水相比半斤八两,这两人最后无论是谁晋级都不意外,同时从两人这一场的表现来看,也很难让人对他们接下来的表演抱有期待。
真勇主要是赢在了口音上面,毕竟这个舞台上表现出色的东北人实在是太多了,阿水跟他们相比实在没什么优势,但表现出色的云南人好像没有几个这样一来,就显得真勇比较特殊了。
只是没想到真勇最后还搞了一下煽情,任何一种喜剧剧形式,最后搞煽情,都会让人觉得反感。
观众看喜剧不就是为了放松心情,轻松一下吗?如果想看人间疾苦,现实社会里多的是,何必还要花钱开会员在一个喜剧节目里面看呢?
陈艾是一位很有争议的选手,网络上对她的表演有各种不同的看法。
但仅从文本角度来说,陈艾的这篇稿子还是很高级的,结构完整,逻辑自洽,并且没有任何蹭热门流量话题的内容。
对比这一期的前两位选手来看,陈艾绝对值得一个晋级名额。
从先导片开始,林简七就开始被过度吹捧,很多选手都说他是这一季男性选手里面的最强新人,并说他在线下不缺奖项,说的好像他来参加节目是节目组“高攀”了一样。
在过高的期望之下,林简七的表演却让人有些失望。
都说脱口秀是一门冒犯的艺术,需要有犀利的讽刺,可没想到林简七冒犯的会是自己的家乡,嘲讽的是自己家乡的老年人。并且还是实名嘲讽,直接点名自己家乡抚顺。
他把自己家乡没有共享单车的原因归结于老年人偷共享单车,说共享单车在他家乡投放之后,仅一夜就被当地老年人给偷没了。
抚顺是雷锋的第二故乡,不知道当地职能部门看了这段表演是什么心情,当地的老年人看了这段表演又是什么心情。
其实最主要的问题在于林简七说的这一段可信度非常低,没有任何统计数据支撑。
共享单车被毁坏,被偷盗的现象确实有可能存在,但有什么证据能证明全都是老年人做的吗?林简七这段表演实质上就是在自己视角把家乡老年人包装成丑角让观众嘲笑,居高临下的以能发声的强者身份对不能发声的弱势群体进行霸凌。
还说什么老年人会在教堂忏悔自己不该“先出三带一”,这种一听就是凭空编造的笑话真的会让人觉得好笑吗?
脱口秀不是不可以编故事,但起码要编得合理一点吧。不能为了嘲讽一个群体,就肆无忌惮的胡编乱造。
同样都是讨论自己的家乡,于渤的段子显然比林简七更高明。
于渤的这段内容对自己家乡“明贬实褒”,听完他的段子,会让观众记住了一个虽然经济落后,但依然重视教育的东北小城。
当然于渤能够战胜林简七并不是由于他的段子更正面,而是在于他制造笑点的方式更生活化,更能引起共鸣,而不是编造故事,虚空索敌。
南瓜南瓜跟唐香玉、黑灯被成为“香瓜灯”组合,可实际上三人的水平并不在同一个水平线上。
黑灯和唐香玉的水平明显在南瓜之上,并且是高出一大截。
南瓜这次的表演几乎全程高能没有笑点,最后靠露马甲线加上老选手加持得到了一个晋级名额。
如果南瓜是新人的话,估计他这段表演要被放在纯享版里面。
朱大强朱大强这一段表演内容密度非常大,嘲讽了很多社会上的不良现象比如地铁上的“螃蟹腿”、不分地点的“随地小便”……
这些行为确实让人深恶痛绝,确实应该狠批痛批!
敦儿选的内容有点吃亏,在场的观众大多数都是年轻人,可能还有一些在校学生,所以她们很难共情站在教师角度来看问题的选手。
其实敦儿这段文本非常好,表演跟文本也完美契合,完全值得一个晋级名额。
作为本期节目最后一位登场的选手,谢谢贡献了一场非常精彩的表演。
可能在场的观众并没有衡中学生,但很多人应该都听说过关于衡中的传说,并且都有过备战高考的生活经历,所以谢谢讲的那些内容很容易让现场观众产生代入感。
当然从好笑程度来看,谢谢也确实比敦儿更好一些,最后能够晋级也在情理之中。